自己對南管認識不深,但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南管特殊的雅韻,南管戲精緻的做科也令人印象深刻,而今天能臨聽江之翠《望明月》南管音樂會真是難得的體驗。根據介紹,南管音樂源自民間古調歌謠,因樂風雅致演進為宮廷雅樂,因晉代五胡亂華,王室南渡,仕族隨遷入閩,使音樂重回民間。 

樂器分為上四管(洞簫、二弦、三弦、琵琶)和下四管(響盞、雙鐘、叫鑼、四塊),由於絲竹為主要構成,因而南管的音樂乍聽覺得柔和委婉,宛若汩汩清泉,歌者手持拍板,擊出清脆的聲響穩定節奏,拖曳泉州話鏗鏘的聲線,悠揚出獨特韻味,原本煩躁的心,頓時都被滌淨了。 

據說今天演奏了許多古曲,有:<魚沉雁杳>、<孤栖悶>、<拜告將軍>、<望明月>、<梅花操>、<杯酒勸>、<感謝公主>、<懶繡停針>、<五面>,安可曲則是<綿搭絮>、<鳳擺尾>。最喜歡的還是<梅花操>,大概是自己只對這首曲子比較熟悉,而樂曲本就悅耳近人。<梅花操>是首描繪梅花的歌曲,分為五節<釀雪爭春>、<臨風妍笑>、<點水流香>、<連珠破萼>、<萬花競放>。樂曲由緩漸急,旋律越到後面越活潑熱鬧,單從旋律便可聽出梅花從含苞到綻放爭美之過程,大抵是南管音樂描情繪景之奧妙。節目單說此曲枇杷以凌雲操守法與三弦相呼應,洞簫則是含蓄表達梅花的冰清風骨,讓人想起月前在公園看到如雪花般綴滿的大梅樹,即便萬花盛展仍帶著遺世的清幽。 

中場休息時,偷聽到他人閒談,才知道南管不只用泉州話,有些曲子也用泉州官話,因此聽起來就像是平時說的國語,難怪孟姜女與將軍對答的<拜告將軍>和出《宋史》自朱弁傳的<感謝公主>演唱的語言好像平日說的話,解了一大疑惑。

除此,還有出自戲曲的音樂,像是《荔鏡記》的<孤栖悶>和《西廂記》的<望明月>,前者敘述陳三發配崖洲,五娘容顏思念憔悴;後者敘述張君瑞與崔鶯鶯鄉會,次日月色明亮,張生盼望再度相會,在書齋中恍惚情態。之前聽過<孤栖悶>,<望月明>倒是第一次聽,感到很陌生,但蠻喜歡演唱者的聲音。 

<杯酒勸>表現妻子為上京赴考的丈夫臨別的祝福,表現夫妻深情。<懶繡停針>則是首以花譬喻人生短促,警惕人珍惜光陰的歌曲,歌詞內容挺有意思,舉了許多花做例子,大概是講無落是什麼花都只有某個時期盛開,因此人生應趁少年,免得老來後悔錯過時光。<五面>描寫輕舟遊湖的快樂,分為<金錢經>、<喝噠句>、<醉太平>、<番家語>、<拆採茶>,這也是我很陌生的曲子,整體樂曲聽起來蠻流暢輕快的。

        今天南管音樂會給了我很開心的體驗,總感覺時間過得好快。有點可惜的是,我對南管的了解太淺,總覺得仍掌握不到聆賞南管音樂的訣竅。記得以前上台灣音樂時,老師有教大家簡單的方法,就是跟著拍板打節奏,今日也有努力跟著拍子走,但總覺得自己仍懵懵懂懂,希望有朝一日能接觸學習這種音樂戲曲,相信更能體悟南管之美吧!

 

聽聽梅花操吧~  :)

  

參考資料:

節目單

arrow
arrow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