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ame  

很幸運地今年又能觀賞國光劇團的年度大戲《探春》,原本還以為沒辦法了,機緣下又走進劇場,恍然想到,天呀!從2004年《梁山伯與祝英台》開始,至今與國光的作品竟已結下十年的緣分。老實說,這段陪伴無知青澀女孩成長的陸陸續續的相遇皆非刻意,卻無意間冥冥牽引,留下了許多與傳統戲曲相遇的美麗青春回憶。還曾非常幸運地在高三苦悶的聯考壓力下參加魏海敏老師在社區大學的京劇推廣班,雖然感到十分赧然的是當時所學至今所剩無幾。但或許多美好的偶然已讓戲曲攪動自己的人生吧?感謝2014年沒有錯過精彩的《探春》。

 

改編自《紅樓夢》國光的《探春》將焦點放在賈探春和生母趙姨娘的母女情結及探春鮮明的剛烈性子與才幹,同時強調在出身的矛盾與大家族沒落下,試圖挽回頹勢卻力不從心的無奈,「芳心一點嬌無力」可說是在本戲起落言說探春命運的主調。接著,在此主題下敷上各情節意象。幕啟,王熙鳳因病,由探春代掌榮國府家務之際,恰家僕趙國基(探春親舅,趙姨娘兄長)病死,探春堅持案例發放喪事銀子,與不滿的生母齟齬。一開頭吵架場面,不但立即將戲劇情緒升高,也點出了母女二人的衝突,探春「庶出的身分,讓她處境尷尬。按禮她必須尊王夫人為母,王夫人也器重她,但偏偏趙姨娘陰微鄙賤、人格卑下,不僅常和丫頭們扭打廝鬧,甚至還勾結道婆紮紙人詛咒寶玉鳳姐…」。趙姨母一方面為女兒能得尊寵感到驕傲,另方面又為她親近正室王夫人感到忌妒恐慌。

 

原在紅樓不起眼趙姨母,在國光的《探春》形象反倒非常突出,她激躁的言行留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大概也是在過去社會下的悲劇人物吧!在中國古代人治(家天下)的環境下,由「關係」、「恩情」決定榮辱甚至生存,男人官場的世界已如是,入宮的元春一死,賈家失勢,變故迭起,更枉提當時的女子更仰賴榮寵而活,在對自己身分的自卑、他人的輕視下,用張揚的態度、粗俗的言語確保一絲尊嚴,即便那樣踰越分際的方式使自己與生女更難堪而不自覺。探春是受過良好教養的,有著大家閨秀的才識,眼界也與生母產生巨大差異,趙姨娘的關心為繞在那些血濃於水的:自己的兄長、一對兒女賈探春和賈環身上,而正直的探春則不得不考慮如何在家族立足並保護日漸傾頹的賈家,兩種不同的視野更加深母女的裂痕。

 

也許以現在個人主義當道的時代很難想像,但當時的社會氣氛而言,是很難將個人心思好好傳達的,從戲中來看,雙方都是不善表達心底真正感情(至少在兩者關係上),趙姨娘在受氣後總會到探春面前一鬧,總是用負面語言挖苦,又一再提醒「你是我腸子裡爬出來的」,實則是向女兒討愛,而被言語傷害感到難堪的女兒往往看似漠然依事理而行。兩人關係緊繃,實際上又有血濃於水的深情,又自己的方式對待彼此好,像是嬰兒誕世初次相認「母女癡望兩凝神」兩人宛若照鏡、「母親的喜淚滴落嬰兒唇」、趙姨娘為初生女兒籌錢打金環象徵著孩兒吉祥的祈願等,而十八年後探春不時獨自拿起這段金環嘆道仍是那般光亮暗示了兩人的連結;探春也用自己的方式愛護母親,如像是為不留痕跡地為不顧禮數的母親圓場、在依例方放親舅喪銀之時,私底下要人送素衣給母親等。可惜二人終究不敵宿命,難享天倫。

 

風箏作為探春的象徵物,暗喻著有去無回「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編劇王安祈注入母女牽絆創造出十分優美動人的意象,為挽救沒落賈家的遠嫁海疆的探春,「行至江邊彷彿看見有人放風箏…哪裡有飛鳶隨風行?哪裡有絲纏一線身?原來竟是親娘的呼喚,迴盪在風雨中的音波聲線,使探春心緒搖亂,混淆了視聽,竟似看見紙鳶騰空,縹緲隨風」,趙姨娘追至岸邊嘶聲想喊回女兒,但身負重責的探春只能無奈退還金環離去,悵然無限,最後遠隔兩地的二人或許只是夢中或想像再唱著舞著對雙方的深濃親情。

 

《探春》不論導演、編劇、歌舞、表演等皆將母女的主題描繪地很是細膩,好幾處都盪起內心共鳴,頗多感觸,誰叫這是天底下最難解又糾纏的關係呢?乍看母女天差地遠,實有相似之處,大抵兩人都是剛烈的性子,奮力的想保護想保護自己想守護的東西吧?然而相較有些歇斯底里的趙姨娘,探春顯得冷靜,所以本劇又安排了溫和懦弱怕事的迎春凸顯女主角勇於擔當的性子。趙姨娘這麼強烈的角色,透過劉海苑維妙維肖的演技非常搶眼,讓人既氣既笑又感到同情,黃宇琳使得探春作為兒女的面向更加立體,明理勇敢之外,隱藏心底愁緒令人憐惜。飾演王熙鳳魏海敏前來助陣,更使本戲仿如吃下定心丸般,當然還有其他很可愛的角色像是仗勢欺人的嬤嬤、敢愛敢恨的司棋,還有一點都不傻的傻丫頭。

 

整體而言,我也很喜歡《探春》的舞台、服裝、道具的色彩,如爭妍繁花,當幕簾拉開,看見以宮廷花鳥畫為底的背景及園林門櫺造型的舞台,坐在一樓的位子彷彿能嗅到陣陣的木香,感覺真好真美。此外,非常驚豔的便是音樂了,我想不熟悉京劇的人看了《探春》,一點也不會西皮二黃尖銳刺耳的刻板印象,卻是處處婉轉動人,讓人不自覺地想哼唱,有時還會有些流行音樂和交響樂的味道,在表達人物心緒和情節轉折莫名地讓我想起遊戲中抒情的配樂,對我來說,相較於影視配樂無意識地將觀眾融入劇情起伏,遊戲配樂似較為單純更有引導的作用,這裡的配樂讓我有這種感覺,非常悅耳,很自然地跟隨音樂牽引(查了一下音樂設計姬禹丞戲曲的經驗真廣)。

       

只能感謝有緣分享受《探春》這齣好戲,主題也讓我細細咀嚼, 不知道是否會出DVD讓我收藏呢?

 

參考資料:

賈探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3%88%E6%8E%A2%E6%98%A5

http://baike.baidu.com/view/117113.htm

芭蕉,海棠,風箏──紅樓探春

http://udn.com/NEWS/READING/X5/8678851.shtml

解析國光劇團《探春》之改編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512066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49297.aspx

 

圖片來源:

http://shuipaizi.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31.html

 

arrow
arrow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