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聽到「聖人」一詞時,總覺得那十分遙遠,與自己無關,讀典籍或聽講道總覺得是陳舊八股,不合時宜,又令人昏昏欲睡的事。我們也總說我們只是平凡人,不需拿聖人的標準檢驗苛求。這讓我忍不住有些叛逆的想,為什麼聖人非要遙不可及的呢? 

 

首先,試著釐清究竟什麼是聖人?不同文化、宗教、哲學、學說都有相異的內涵,也可能隨時空有所變化,但是或許能理解成「理想的個人典型」吧!也就是凡人可學習模仿的範本。也可以說因為訂定了什麼是正確的標準,所以相對產生了什麼是錯誤的行為,而這些標準可稱作「道德」。道德不是迂腐,而是引導人類行動的軌道。我們固然可以反思挑戰甚至放棄這軌道,但去思索這軌道背後的脈絡及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也是有意思的事嗎?而這種破立並存的思考方式,不也正是獨立思維嗎?

 

區辨是非之目的便是為了趨善避惡,「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段話更強調應是後面「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是為了勉勵人朝好的方向前進,即便跌倒犯錯也不須自暴自棄,而不是成為隨意犯錯的藉口。放在個人層次,大家都達不到聖人的目標,所以我們就儘管犯錯,此邏輯應用到宏觀層次,如同因為政治社會很黑暗,理想社會永遠不可能實現,所以只能無奈接受現實放棄嘗試改變。

 

當然,並不是排斥有人會有放棄的想法,而是將個人修為和公共實踐硬是截然區分不免感到困惑。因為再良善的制度,若沒有良善的人實現,終將質變,畢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舉措好壞往往僅存乎一心。看到太多嘴上說得動聽的人,拿到資源和權力的嘴臉,和他當初批判的對象多麼相似。從政治現實而言,這一點也不讓人意外,就像是許多既得利益者仍強取豪奪或是裙帶關係比比皆是。然而,只是想問:「這是我們想要的嗎?所以我們要接受嗎?」如果我們不要,那該怎麼辦?我想這也是值得思考的議題。 

 

如果不能處理情緒、執念或私欲,在為人處事又怎能公平公正,兼容並蓄,不偏不倚呢?特別是在處理公共事務上,還能傾聽和自己意見不同的聲音,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嗎?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根本是癡人說夢,不禁卻覺得何必如此黑白分明,這其實還包含了程度之別,世上雖無完人,但是為什麼不能不斷往好的方向精進改善呢?

 

腦中跳出了某種奇妙的角度,假使聖人是種品格的典範,為什麼我們不能成為聖人呢?我指的是某種程度定義下的聖人。既然提出聖人作為凡人參照的言行模範,就表示這並非完全做不到的,反而是教導我們那是可學習操練的方法,甚至許多人不知不覺也曾當過「片刻的聖人」,也就是說也許我們也擁有甚至曾經實現美善品質,就像許多人沒有思考過什麼是「愛」,但不代表他們不曾愛也不會愛,雖然我們也時常受情緒欲望拉扯。我想大多數的人包括自己多是在懵懂中浮沉,有時前進,有時候退。這不正凸顯修養的重要嗎?如果沒有常常修練品德,就像學習任何技藝一般,也會廢弛生疏。

            

隨著年歲增長,越感覺到修養的重要,這不是假道學或自命清高,而是十分切身相關。對我而言,我想這是門自我保存的學問吧!無論是心理或生理,於內或於外皆是,如何各種情境下,保持身心安泰,而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人不僅是明辨審慎的,更是快樂的、幸福的也是體貼的,慈悲的。這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作為有限的人來到世上,面對太多課題,遭遇種種碰撞、挫折、傷害等,我們感到痛苦不滿,或出於自己、家庭或社會,很多時候被有形無形的枷鎖束縛,充滿困頓與不安,有時甚至在抑鬱絕望的深淵無法自拔。或許我們要得要和這些課題奮鬥一輩子。若想逃避不但無法逃離,反容易越陷越深。更令人擔憂的是,若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遑論幫助他人,更可能製造更多不幸給他人,甚至下一代。

 

也許這也是自己還蠻喜歡倫理學、哲學的原因吧!學生時期,很喜歡聽老師捧著文化教材一邊分享生命經驗一邊講道。零碎閒暇之時,也喜歡翻閱典籍,隨意品讀書字句。在我心底,那是溫柔敦厚的學問,撫慰自己惶然躁鬱,藉由咀嚼前人智慧,為生命拾取希望明亮,感受溫暖和煦。如果以有限追求無限是種浪漫,追求成為聖人不也是種浪漫嗎?而社會不正因這些浪漫而持續前進嗎?

arrow
arrow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