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盒子Father》楊力州導演映後講座.jpg

去年在華語紀錄片節看了這部讓人流淚的電影,當時心中許多感觸及疑問,沒想到今日能聽到導演親自與觀眾分享互動,非常開心能再次感受觀眾滿滿的感動及導演對布袋戲傳統藝術的溫柔與熱忱,也能從更豐富的角度來重新思考電影傳達的訊息,如果說紀錄片是透過觀看產生自覺,而這樣的覺醒或許也是在心中埋下其他抉擇和行動的可能性。

 

提到布袋戲傳統藝術及語言文化的傳承時,特別觸動到我。真正認識布袋戲及許多台灣美好的傳統藝術,不是小時候的經驗,反而是大學以後因為修了台灣藝術相關課程的機緣,才開啟了認識台灣文化的旅程,雖然總是在其中發現驚喜與感動,但也不乏遺憾落寞的時刻。

 

導演說當他感到有些喪志時很直白地說出:「希望用最華麗的方式向布袋戲說再見」。面對新時代的洪流,失去原有支持脈絡的傳統文化顯得無力,當時看完電影也有種無力可回天的感受。但我覺得有意思的是聽到電影之後的發展。似乎喚起了大眾及各界的關注,也激發了不同思考,除了不同於博物館式的保存,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誰也不能知道這樣的關注能夠持續多久?也無法保證這些作為就能挽救式微的傳統布袋戲。但這樣的介入至少是種擾動吧,至少興起一些波瀾,無論小至個人的生命經驗,大至共同思考國家社會的文化保存與發展。

 

當某個文化逐漸喪失支持的社會體系後,維繫生命必然要尋求建立新的支持系統,而這系統如果是很單一化的如特定的經濟來源或觀眾,那恐怕還是很脆弱的,可能還是要積極回應時代的需求及尋求更有機的生存方式。當然,說得比做得容易,而且也因應時地及目標而擬訂不同策略,但我想「文化交流」也是一種找尋可能的方式。

 

記得來香港前和朋友聊天,曾被犀利質疑我們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做這些又有什麼用?這個問題至今放在心中反覆思索,也還沒有很完備的答案。但我想其中之一的意義就是透過各種模式或說是實驗來為自己的文化創造一點機會吧!而文化交流則是透過跨文化、跨域的對話、串聯、激盪、合創,擴展出更多元的觸角,也為彼此生存發展尋求新的可能性。

 

因此對我而言,「交流」本身就有意義及價值。在今天的座談中能聽到香港、大陸、台灣觀眾的提問和分享,受大家的情緒感染,覺得很寶貴。聽甫從大阪亞洲影展趕來香港的導演說本片11月將要在日本上映, 衷心祈禱能圓滿順利,也很好奇外國觀眾的反應及在傳統藝術如文樂、人形劇經驗交流的感想。

 

最後,我也對電影另一核心主題「父子關係」很感興趣。畢竟我是女生,還是沒辦法完全體會。是不是父子之間的情感流動都比較不訴諸話語呢? 從在庇蔭下成長到走出自己的路又是怎樣的過程呢?不同文化中又有怎樣類似或不同的經驗呢?

 

1. 語言的斷裂及娛樂多樣化為台灣布袋戲逐漸沒落的成因。而布袋戲的發展也和政治息息相關,因「國語政策」而消除語言文化傳承,下一代失去語言的能力,也產生文化的階級意識,卻又曾作為政治宣傳工具,顯示其廣受大眾歡迎。

2. 電影中的「父子關係」揭示了上個世代兒輩沒有選擇的方式。父子間不善於溝通,表達情感甚至心結不自覺複製內化上一代的行為及關係。「弒父」的儀式是從遵從模仿到超越「做自己」的儀式。

3. 「父權文化」,布袋戲偶下那隻手,以及那手背後看不見的手,不僅是上一代的包袱,也反映了台灣父權文化。每個角色背後都有隻手。

4. 從觀看到自覺。面對「命運」的無力

5. 不隱諱紀錄片導演的位置及立場

6. 為傳統布袋戲找到各種可能性,官方的態度很重要。透過義務教育,如「拔一條河」成為小學課本的內容。紀錄片的初心原本是為傳承保留,現在仍繼續著(布袋戲 文化記憶庫),也思考著迎向新科技,希望在新的載體中為傳統技藝找到可能性。

 

不願說再見:紀錄片《紅盒子Father》觀後感

 

arrow
arrow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