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line_20200413_021956.jpg

這陣子感到疲倦無力,心中沒來由升起傷感,特別是在夜深人靜之時內心感到空蕩蕩的。因此開始讀從大學時代就很感興趣的《中庸》,也順道讀完《大學》,讀這類的書籍,總使人浮想聯翩,勾起許多好奇心與思索,透過深入淺出的導讀、註解、譯文及解析,再加上全文注音,使得古籍不再望之生畏,可以比較輕鬆地窩在沙發上任意開展思辨之旅。

 

這本三民書局發行的版本,將《大學》、《中庸》合為一書,兩者原為《禮記》小戴禮記)的兩篇文章,東漢鄭玄為《禮記》做注,使之地位提升至唐代被立為經典,其後思想家注意到《大學》、《中庸》理論建樹,《大學》是從唐代韓愈提出儒家到統論,講大學之道才受人注意。《中庸》之所以被重視首推唐代李翱在《復性書》認為《中庸》是儒家第一部「性命之書」。宋代二程、朱熹祖述此種觀點,對《大學》、《中庸》作深入研究和發揮。朱熹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並列為四書。

 

《大學》表述儒家倫理政治學及先秦儒家倫理學,整合孔子、孟子、荀子「內聖外王」理論,以「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為修養目標,又提出「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實現天下大治的步驟。「三綱領」、「八條目」有機統合構成了《大學》的基本內容。

 

《中庸》闡揚先秦儒家倫理思想,開宗明義指出「天命之為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謂教」,說明人生而具有善性,依循此善良的天性就是道,而修明此道德即為後天的教化。

 

我很喜歡《中庸》「致中和」的闡述,「中和」是中庸之道的基本特徵,「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也就是中正的態度與和諧的情感是修道進德的根本,達道中和的境界,天地萬物便能各在其位自然繁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中節,謂之和」。講的是尚未產生情緒是中正,而產生情緒卻依照合理法度則是和諧。前者是純粹的理智,而後者指得是不受個人私心成見驅使,恰如其分,為情感與理智的調和。中庸之道平易近人,高明精妙,而用途廣泛。

 

《中庸》提出「誠明合一」的思想,「自誠明」是由誠來明善,「自明誠」為後天教育感化達到誠,「誠」與「明」可互為因果又可以統一,故「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中庸》從二十一章誠明)到二十六章無息)強調「真誠」在修養與實踐德性的重要性。《中庸》在道德原則和規範上提出了三達德、五達道,出自第二十章問政),三達德分別是:智、仁、勇,五達道為: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另外「九經」是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貫穿這些原則規範的關鍵皆在於「誠」。

 

《大學》、《中庸》,讀起來別有熟悉感,原來平時無意間使用的成語詞彙多出於此,就算沒有讀過經典,儒家學問也不再奉作唯一圭臬,儒家文化仍在生活不同層面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

 

初次讀來,感到有共鳴的《中庸》篇章除了第一章天命),還有第十章問強)「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第十一章費隱)「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第十三章不遠)「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自知者明)、第十四章素位)「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第二十章問政)「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大學》部分特別喜歡「知其所止,止於至善」的部分,亦即知道自己止於何處?知道自己的定位與條件,思考如何精益求精,去發揮最佳的善。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崗位努力,殊途同歸,實現至善。

 

此外《大學》、《中庸》大量引用《詩經》論理,所以很開心還能藉此多讀幾句詩,例如:「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寓意豐富而優美。

 

看這本儒家修身養性、經世濟民的著作時產生許多感觸,深感「道德」就像「健康」,看不見、摸不著,卻不代表不存在或是不重要,反而是安身立命的根基。然而在擁有時容易讓人忽略,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值得耗費力氣去追求,直到失去時才驚覺其重要性,所以平日有所認知的保養維護極為重要。

 

儒家不斷強調道德的重要性遠勝利益,乍看不切實際,但放到當時秩序崩壞的動亂時代,或許可以理解儒家學者如此大力呼籲從道德的角度重建秩序,倡議與現實逆反,也是為了調節現實的失衡吧。這讓我想到西方政治哲學有關於「自然狀態」的討論。各家學說紛紛提出不同的經世方案,或許也反映了想要稍稍節制放縱紛亂的渴望。也許有人會覺得這些思想看起來太過理想,若對照現實恐怕覺得落差頗大。但覺得理想主義還是有其必要性,若沒有了值得追求的目標,臣服於現狀隨波逐流,又怎能超越現實中的難題 所以理想與務實或許也是種互為表裡。

 

當儒學不再是追求仕途功名的途徑時,現代讀者能以更自由開闊的眼光去認傳統思想,這或許也是種幸運。當然可以用批判視角去開展各種辯論,例如被利用為特定權力統治工具、錯用為違反人性的制約、或是否能有效解決現世問題等。但也無須因為質疑而全盤否定前人流傳的智慧。無論出自什麼樣的文化,好的經典總是訴說著共通的人性,提供跨越時空地域皆能適用的準則與方案,或許這些都不是終極答案,卻有著啟發智慧與振奮人心的力量。

 

看完書後好奇去查了維基條目,大略看了千年來儒學的演進,融合了佛教、道教,又或是近代融入現代思想,發現仍有人在維護既有的思想系統下注入能回應現今社會的新能量,因此同一種學問卻有不同應用,覺得很有意思。儒學在政治的影響力逐漸式微,加上生活方式受外來文化及現代化影響越深,雖然目前還是體現華人文化觀年及生活面向,卻不知道未來發展會如何呢?

 

不禁胡思亂想著,現今從傳統的價值體系解放,世俗化及意識形態的競逐,從某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種混亂,容易使人感到迷惑不安,社會亂象亦不少見,能說我們這個時代也像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嗎?那回應這個時代的思想又是什麼呢?

 

 

 

補充:讀到「致中和」時,想起大學修古琴課時,老師教琴時也常常提起儒家思想的藝術美學,有別於我們習以為常,激動心緒、奔放暢快的表現方式,更以追求回歸內心的平靜為美。讀書時也讓古琴作為背景樂音流洩,覺得也頗貼切。

 

【古琴GuqinX手碟Hang】《谷雨》即兴创作“Grain Rain”improvisation

 

儒家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4%92%E5%AE%B6

arrow
arrow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