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中斷.jpg

這是本記錄地震後的餘生觀察誌,一打開書便被其獨特的視角所吸引。一般世人對於重大災難多集中於發生災難當下的觸目驚心,鮮少關注災後援助重建、政府與民間的關係、對當地社會的影響、災民的創傷治癒等議題。《日常的中斷》深入採訪三一一海嘯(東日本大震災)、汶川大地震(五一二大地震)、南亞大海嘯(印度洋大地震)。渺小人類的日常因大自然能量釋放截然中斷,「人們該如何修復日常,重新定錨人生座標?」。這本書紀錄了許多在不同地方不同人群的生命故事,也觀察到了政治社會脈絡下的癥結,種種細節堆疊,讓讀者得以稍稍向災害與受害者靠近一步,讓這些真實故事在自己的心中發酵。

 

台灣位於地震活躍區環太平洋火山帶,台灣人對於地震並不陌生,這本書不僅娓娓道出日本東北、中國四川、印尼亞齊震災餘生的故事,也提及了台灣的援助參與,更反思了台灣相似的經驗歷程,即使遙遠異地的故事,仍有切身之感。書中有很多細節描繪,親自看書才更能體會,這裡僅摘出印象較深刻的部分。

 

在第一部「海的子民」報導2011年的三一一海嘯(東日本大震災)中,日本人的節制與尊嚴、「我慢」的特質,如攝影記者幾乎無法抓到日本人悲痛的神情。台灣記者楊明珠進入災區的採訪筆記,災民即使難過,仍不哭不鬧,氣氛如冰。此節也批判了新聞媒體框架限制下,時常以限制的框架來報導災難,與其意見討論,不如將悲劇簡化成情緒,更符合觀眾期待。此外即使秉持媒體理性,不刻意煽情及保護當事人,背後仍可能因利害關係而選擇性報導。

 

另方面慈濟的援助描寫也令人印象深刻,東京的慈濟人在第一時間帶著物資進入重災區卻處處碰壁,東北災民的堅毅克制成為這場災難的傳奇,經歷過阪神地震的神戶人對作者解釋,連他們到東北也都碰一鼻子灰又何況外國人。最後慈濟是透過述說台灣自身的災難才逐漸破冰,甚至與地方政府協議,允許這個外國團體發放援助金。慈濟賑災謹慎守序,連作者這位隨行記者也得遵守諸多規矩,例如「不能對他們說加油,他們已經夠努力了。」

 

除述說災民自助互助的故事、漫長的重建、人口流失,仍有居民積極投入海嘯災害區域的重生,「震災的傷,就要靠這裡的水、土還有空氣來治癒」。因為那片海洋是他們心靈的故鄉。此外也點出災後孤獨死、家庭暴力等議題,作者觀察到了一夕失去親人的生者無盡的思念,也長屋中的人守望相助的人情交流。讓他想起額田勳寫下的話「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生命線。即使是每日操練的日常,單調的生活,卻也是居民相互扶持的人際關係基礎。」

 

第二部「大地呻吟」講得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這部分的「邵與羌」將羌族與邵族做對照,兩個民族都因震災而或多或少影響了族群的文化認同與重建。國民政府來台後,邵人不知應登記自有土地而喪失了土地權利,在1980年代竟被政府認定侵占公地,市地重劃執行後,使得邵更加弱勢。

 

邵族正於此際遭遇到地震,雖無人傷亡卻有八成房屋頹圮,邵人生計因此無以為繼,但也因此有一群關注災情、同情邵族的外部力量進入,支持他們在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上重建,甚至協助邵族正名。九二一地震裂出的縫隙,成為了舉辦儀式的所在,四散各處的邵人得以聚集,成為文化復育的基地,增強了族群復振的自信心。「如果不是因為九二一大地震,邵族可能就此慢慢消失,台灣人也不會知道這裡有個原住民族。」。中國記者的重建區報導中,其中一篇寫著:「日月潭成為明星災區,台灣人也由此看到一個弱小民族在苟延殘喘。就像問川地震後,大陸這邊驚見羌族,而此前這個古老而沒落的民族一直默默無聞。」

 

而在汶川地震也有類似的故事,「一棵不會說話的大樹」分兩了劉陽以廣東珠海援建身分來到汶川,從此迷上羌文化,一邊做田調紀錄,一邊成立文化保存平台,盡可能地協助羌族保存文化。

arrow
arrow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