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香港流光 (40)
- Jun 16 Sun 2024 15:01
「江湖再見!」很開心這陣子能與香港朋友久別重逢!
- Nov 17 Fri 2023 19:58
重遊港澳
感謝有重返香港澳門的機會,自2021年4月12日調回臺灣,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兩年,再次來訪發現多了許多新事物,除了原本辦公室周邊的工地已變成嶄新的灣仔海濱公園,最明顯的莫過於西九文化區更加豐富完整,還記得從前造訪還得小心翼翼進入施工區域,現在以別具特色的現代感設計,吸引眾人目光。
- Jul 11 Sun 2021 10:10
香港遊的終點:香港藝術館─「我思我坐藝術計畫」、「這不是時裝店!」(4)
離開「多元視野——八、九〇年代香港藝術新象」展間時,也已不知不覺逛了兩個多小時,腿感到有些疲乏,迎面這巧是「我思我坐藝術計畫」的展覽,該計畫邀集了陳思光、朱卓慧、熊輝及區大為四位不同的媒介藝術家,聯同合作機構一口藝術協會的建築師與設計師為藝術館創作五組藝術座椅,在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間,以不同方次收集公眾故事,並揉合進座椅設計之中,藉此將私密回憶、詩意的默想注入香港藝術館內公共空間中,創作歷程及成果展現於「新視閣」多用途展廳內,讓「在座」的觀眾理解到每張座椅盛載的故事與情感。
- May 16 Sun 2021 23:56
香港遊的終點:香港藝術館─「多元視野——八、九〇年代香港藝術新象」 (3)
走到五樓是白色系開闊的空間,三面落地玻璃讓明亮的陽光為藝術作品增添另一番效果。這裡展出「多元視野——八、九〇年代香港藝術新象」,聚焦探討八、九十年代香港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轉捩點。介紹七組當年青年藝術家具代表性的作品及藝術空間,在裝置藝術、新媒體、攝影、及空間上力求突破的探索,從而促成新藝術形式興起的,從三大面向:「新港藝術的新美學取向」──敘述裝置藝術與新藝術空間、「新方法與新觀念」──展現於混合媒介及新媒體和錄像藝術、「香港影像新景」──重現當日香港藝壇轉變。本次展出聚焦於七組代表性藝術家包含陳育強、蔡仞姿、馮漢紀、馮美華、鮑藹倫、Para/Site與《女那禾多》(李家昇、黃楚喬、李志芳、劉清平、黃啟裕)的創團成員,以其代表性作品、藝術空間,呈現當日香港藝壇的轉變及新藝術創作形式的興起。
- May 03 Mon 2021 20:00
香港遊的終點:香港藝術館─「聚道傳承 敏求精舍六十周年」 (2)
敏求精舍為成立1960年頂尖的古玩文物收藏家的半封閉組織,秉持「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人莫尚於據德遊藝也。立身以德,養身以藝…。」(【明】佚名《骨董十三說》)等文人雅士慕古陶冶德行藝術之精神。上世紀以來與香港藝術館密切合作,並促進香港成為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
- Apr 11 Sun 2021 20:00
香港遊的終點:香港藝術館─「香港經驗‧香港實驗」(1)
記得剛來香港時曾經想來看看,但當時香港藝術館自2015年開始還在閉館翻新中,直到2019年重新開放,而這兩年內心總處在混亂狀態,不知道為什麼提不起興致,而接連幾次想來又逢疫情閉館,才一直拖至此刻。
- Apr 11 Sun 2021 13:30
讓人感到幸福的義大利麵:Pici Wanchai、Pici Central
平時對義大利麵沒有特別的偏好,不過某日突然很想吃看看道地的義大利麵,發現了這在家附近的Pici Wanchai,網路上評價甚好,感到非常好奇。原本想說與朋友週五相約來此晚餐,卻沒想到晚上八點還要大排長龍等候一小時,只能放棄。隔日晚上決定再碰碰運氣,雖然還是熱鬧但總算能吃上了。餐廳是以白色為主調的西式鄉村風又略帶懷舊的氛圍。店內大多是外國人,看來是讓他們和朋友聚會感到放鬆的場所。
- Apr 09 Fri 2021 23:15
【薄暮樂敘】一才鑼鼓的南音 小感
因為對傳統音樂及戲曲深感興趣,今天很感謝能欣賞HKU MUSE 港大繆思樂季主辦的南音系列活動。在前去香港兆基大會堂的路上,回憶如潮水般湧現,想起曾經在這裡合作工作的景況、想起了曾經受香港朋友邀請一起聽舒伯特的冬之旅。很惋惜去年受到疫情的衝擊的種種波折,而今年更多本土音樂及鼓勵年輕人的策畫也同樣吸引人。
- Apr 07 Wed 2021 16:47
虎豹樂圃/虎豹別墅 小遊小感
這一天忙著隔天的搬家,一早將兩箱大包裹搬去郵局,下午又將書籍拿去捐,回家稍微打掃一番,發現還有點時間,因為是非假日而且快到關門時間,便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搭上計程車,再跑一趟虎豹別墅碰碰運氣,雖然到現場看到人群沒有像前一日多到讓人轉身就走,但看到仍有不少人在排隊還是蠻驚訝的,只能耐下心子等候,終於趕上最後一批進去參觀。
- Apr 06 Tue 2021 21:02
復活節的香港遊:大坑、蓮花宮、天后宮、香港醫學博物館、堅道花園、第二街公共浴室
和碩士香港朋友約了在復活節假期出去走走,中午約了在大坑順興茶餐廳吃飯,還沒到正午就已經大排長龍,等了半小時才有位置,這家店的招牌是滑蛋,兩人點了滑蛋三寶飯(蝦、牛肉、叉燒)、滑蛋波蘿包。滑蛋三寶飯看起來飽滿,金黃色的蛋皮吃起來是扎實的口感跟想像有些不同,滑蛋波蘿包香酥的麵包夾上厚實的蛋和大片奶油,真是邪惡又美味。飯後我們在大坑附近散步,看見了一間隱身在老房子的理髮店,屋外的花草種植得美麗茂盛,讓路人都停下腳步欣賞。
- Apr 04 Sun 2021 21:21
復活節的香港遊:重回坪洲拜訪詩人飲江
託福香港國際攝影節的朋友,前陣子才讚嘆坪洲的美麗,又有緣再次造訪坪洲島,由於正值復活節假期,人潮洶湧,在碼頭外面等後會合時,排隊人龍竟然不知不覺排到眼前,這才意識到要趕緊排隊。由於等不齊全員只能先行上船,沒想到才坐定不久,Kelvin就衝到我們三人並座的位子,讓大家又驚又喜,究竟是怎麼在眾多人群找到我們的?總算一行四人順利出航,大家開心地閒聊,還聊到香港踏青,從王家衛的電影聊到小時候對香港電影、電視劇的印象。
- Apr 03 Sat 2021 23:24
黃大仙開運進香團
非常開心能和大家相聚,「丁爸食府」喚醒記憶中的台灣味,蚵仔煎鮮嫩肥美、臭豆腐加上清脆泡菜,還有蛋餅、蔥抓餅、大腸麵線、鍋貼用料實在,都快不記得上一次是什麼時候能吃到這樣的美味。除了美食用餐也是相當台式,隔著一旁熱鬧的街市,很有道地小吃的風味。
嗇色園黃大仙祠的參拜求籤對我來說也很難得,上一次已是兩年前陪台灣朋友來求平安,這次再來同樣是為家人健康平安祈福,但體驗到了上次沒能體驗的求籤,覺得像是圓了心願一般特別興奮。原來香港求籤不用擲筊,而是不斷搖著籤筒直到籤掉出來為止,我一開始要嘛是搖不出籤,要嘛就是一下搖出一堆籤,覺得有點緊張怕耽誤別人,後來經過指點稍微放低重心就順利求到籤。
- Apr 02 Fri 2021 23:50
復活節的香港遊~屯門、元朗 (2):藍地水塘、虎地山徑、屯門徑彩虹欄杆、隱啡、新墟、屯門河、元朗
從藍地大街往東南方藍地水塘的方向行走,經過屯門藍地福亨村公所,這棟兩層的滿色建築佈滿歲月痕跡,隔壁還有一棟蔓草叢生的廢墟小屋。路上能看見鄉村的景觀,有隻小花貓站立在路中央絲毫不怕生。接著經過一座礦石場。水塘路口處有一座1957年3月28日開幕紀念碑刻有港督葛量洪(Alexander Grantham)的名字。
- Apr 02 Fri 2021 23:00
復活節的香港遊~屯門、元朗 (1): 清涼法苑、妙法寺、藍地大街
復活節的第一天分別拜訪了兩位香港朋友,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跟著在地人遊覽,聽著她們記憶中的景物,似乎更貼近當地的生活氣息,打開對香港風景人文的眼界。看到香港電台街頭有樂曾經做過屯門的專題說:從市區的角度會總有一種莫名的距離感。從台灣的視角卻覺得不那麼遠,上午出門搭車前去兆康站不過一個小時,比以前上課、上班通勤都還快,轉車路線也都清楚順暢,香港交通對於大眾交通族群的我而言真的很方便。
- Apr 01 Thu 2021 23:03
參訪兩依藏博物館《耀輝百寶》
從香港新聞博覽館步行至兩依藏博物館只要五分鐘左右,這間博物館僅限事前預約。因為原先詢問復活節假期沒開放,臨時用電話預約改成當日下午參訪,門票200港元,雖不算便宜事後卻覺得相當值得。
- Mar 29 Mon 2021 21:00
初訪坪洲
說來慚愧,來香港這幾年大多的日子過得匆忙焦慮,沒有太多閒遊的心思,很多離島的風光都未能好好見識。托了香港朋友的熱心帶領,從中環6號碼頭搭乘港九小輪出發,大約半個小時就從繁華的市中心來到另一個世界。才剛剛步出碼頭,便被島上寧靜祥和的自然氣息所包圍。這裡建築的色彩讓人想起南歐建築粉彩繽紛,在寬闊湛藍的天空大海調和出悠哉風情。除了看見有有人帶著小狗坐在咖啡廳外啜飲咖啡,碼頭邊還有踏步機等運動器材,是讓人一邊看海一邊運動嗎?忍不住試了一試,覺得很奇妙。
- Mar 28 Sun 2021 20:00
園圃街雀鳥花園、旺角寵物街、旺角中心
- Mar 27 Sat 2021 20:00
敘舊與小遊的流水帳:上環古董街、文武廟、異國料理
上週感謝香港朋友的盛情,在CIAK - All Day Italian品嘗了宛若甜點大賞的精緻義式料理,打開了對美食的眼界,沒想到過幾日在Pizzeria Italia品嘗到義大利家庭風味的美味比薩。
- Mar 18 Thu 2021 21:00
香港外國記者會(The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Hong Kong,FCC)
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來過這裡,今天托福才又能造訪。很喜歡已經有超過70年歷史的FCC古色古香的氛圍,別有古典英式風情,樓梯牆上掛著過去的照片,宛若時光的迴廊,入口處有著歷屆主席的名字,還有紀念品在販賣,可惜今日比較匆忙,沒能好好駐足欣賞,照相也照得不好。
- Feb 25 Thu 2021 10:29
在香港的時光…歲月花絮:張照堂攝影展
2018年首次承接台灣月活動,《歲月之旅》張照堂攝影展作為該年台灣月的開幕節目,也是自己唯一在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場地內辦理的展覽活動,除了為期三週的展出,尚結合了台灣式言談講座「歲月之旅:談攝影與文化」與周末藝術家導覽,印象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