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057006_10218565220916570_812865059039186979_n.jpg

 

小時候曾有唸戲劇系的夢想,雖然最終沒能讀成,但大學期間修了些戲劇系的課程,印象格外深刻,因此對戲劇系總有分親切與嚮往。很感謝和曾經一起工作的學生買了今年畢業製作的戲票,來到了好些年沒造訪的南海劇場,還記得曾經跟母親在這裡觀賞俄文班同學的舞踏演出,重訪此地不免有些時光飛逝的感慨。

 

出門前錯估了車程時間,晚了五分鐘才到場,只能在外頭等待下一批入場時機,卻也因為遲到契機遇上有意思的事情,當我們這群等待入場的觀眾望著無聲地撥放著舞台演出畫面的電視銀幕,對於演出內容不明究裡時,有位前台行政組的學生像是配音般地,對著台上演員的動作念出相應對白,甚至還自製音效,我心裡不禁佩服他對劇本及演出的熟捻,半開玩笑地對他說很像以前的「電影辯士」,多虧有這位同學的熱心,才讓我們這些少看前情的觀眾更快入戲。

 

 本次演出選用之劇本為德國劇作家黛亞.洛兒(Dea Loher)的劇作,在進劇場以前沒有做任何功課,宛若一張白紙來看戲,不出一會兒便深深吸引其中。劇本有濃厚的思想性,以「何罪之有」為題,從「罪惡感」為起點,揭示在政治、法律、道德、情感等多重面向中「罪」與「贖罪」反覆的猶疑與回應,彷若某種無形的推力,或將生命推向終止又或推向前進。從非法移工、假冒加害者的母親、糖尿病丈母娘、紅髮女兒、葬儀社工作的女婿、盲人脫衣舞孃、哲學家與金工、自殺者等,原本各不相干的人物,也因呼應此命題而匯聚。

 乍看這不相聯的人物線有些分散,一時之間無法串連成習以為常的單一故事主線,但每一幕演出富有張力,反讓人感到這樣的破碎、分裂、矛盾、不安,更像是投射出真實世界的片段,不僅是處境的縮影,也描繪了心境多變的狀態,時而狂躁、時而憂鬱、時而嘮叨、時而靜默。

 

 我想對於政治社會哲學議題關注的人,對於哲學家絮絮叨叨的場景必然會有所感,她否定金工丈夫重複性的實做手工欠缺思考性,譏諷掌權者的無知卻能激起千層浪,卻也尖銳地批判自身對於人抽象及系統性的詮釋、理念對於改變社會之無用,她再三強調「世界之不可信賴」,不信賴世界存在整體秩序,也因不信賴而失去愛的能力。

 

 這僅是《無辜》劇中的一小例子,這齣戲無論劇本、表演、舞台、造型等有許多值得細細品味之處,在觀賞《無辜》時,總會有感到諷刺的幽默,尋思原因,竟是來自於理想與現實的失諧,將現實世界平凡不起眼或來自社會邊緣、家庭一角亦或是內心深處的「異樣」、「不和諧」呈現眼前,讓觀眾重新感受與思考,思辨人生、信仰、意義。

 此外,我也某個有趣的思路躍至腦中,若說戲劇的品味反映社會的需求,什麼樣的社會可以產生或欣賞《無辜》的劇作呢?或更直接點說,我們現今的社會正缺乏什麼呢?就如同劇中人說為什麼這麼發達的地方反而更多人自殺呢?

 我挺喜歡導演在劇終「她走向未來」並盼望著擱淺仍不失選擇未來的詮釋,彷彿暗夜蒙昧中的朦朧光圈,雖未能照亮一切卻至少是相伴前行的溫柔力量。

319109393_10218565221076574_8921763312543026686_n.jpg

節目手冊

https://issuu.com/wenlu_9929/docs/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鈍鸚 的頭像
    小鈍鸚

    飛天小笨鯨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