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LargeImage (1)  

DNA5:「創意行政與公司部門的合作關係」。漢堡透過「社區整合發展只標圖」診斷社區急迫性問題,並以次工具建立了城市監控系統。由市長帶領整合資源解決問題。社區居民亦可提案解決。阿姆斯特丹一處GWL舊自然水廠,靠著PPP(Private and public partnership)同時實現了商業利益、環境保護、人民福祉的願景。公部門積極主導,兼顧了社會福利與重商主義,以務實的精神著手規劃。GWL顛覆了市場邏輯,創造充滿實驗性的社區打造令人驚豔的社會住宅。東京大手町的開發案,展現日本大型都市更新產官學同心協力合作的特色。中央與地方政府鬆綁法令,提出願景,獨立法人UR都市再生機構,負責協調民間單位與地主,共同合作。「連鎖型」都市更新的操作,以交換地權的方式陸續推動面積13公頃「大手町重劃地區」建物更新;最終促使40公頃的老舊建築物循序漸進地新陳代謝。東京六本木Hills由民間主導,政府配合的超大都市更新,費時17年完成。「人」是都市活化的關鍵,城市規劃者須細心體察回應人的需求。更新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取得土地所有權人同意。六本木Hills從開始動工興建花了3年就完工,然而整合所有權利關係人卻花費了14年的時間。從1988年到1990年展開更新溝通三年後,取得八成居民同意。根據日本的法令,取得土地權利人三分之二同意即可組成更新會進行更新,但是即使通過法律規定,只要還有反對聲音,仍難獲得政府批准。1996年,雖然反對比率只剩下百分之十(約30人),政府部門仍希望將反對人數降至10人以下,最終透過多次的會談和協商,取得百分之百的同意(頁231-233)。

DNA6:「創意經濟」。柏林在Betahaus團隊的經營下,摸索出co-working空間共享模式,其中特別重視經驗知識分享和媒合投資,使閒置公寓變成創意基地。Betahaus現象促成了柏林政府全力培育創意經濟。而「Project Future」專案用文創產業帶動城市再生。幫助年輕文創工作者群聚成產業鏈,經歷十餘年的推動,歷經了內閣重組,影響力卻愈增,勝制購過國際網絡影響了至少三十個城市,成為歐盟推薦的發展典範。巴塞隆納「22@Barcelona」藉由將陳舊工業區引導,開發為利用新科技與創意帶動都市轉型的實驗場地。顛覆了一般找一塊未開發土地建設科技園區, 22@Barcelona以沒有園區的園區,沒有透過大規模拆遷,而是在舊城區中透過建物更新容積獎勵,創造新的樓板面積,延續了永續發展和再利用的核心價值。首爾東大門透過轉型服飾業,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繁榮和商業空間的發展,2007年市府進一步提出東大門歷史文化公園計畫,找回東大門的歷史意義,並強化首爾的設計產業競爭力。2010年首爾獲選為世界設計之都,強化城市品牌效應,大大提升國際知名度。

第21個故事回到台灣,「台北URS」,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採取都市針灸術的概念,引動地區活化產生自我動能。URS以刺激想像、支持創意、創造機會的策略,嘗試引發街區生活的再思考。再都市行動的實驗中,URS扮演推動區域探索想像、相互合作的平台,隨著南港URS13、華山URS27陸續成立,URS是場持續的城市行動。

當我闔上書本時,心裡是頗有感觸的,「都市計畫」、「都市再生」乍聽如此專業的名詞,其實離你我的生活並不遠,即便那確實是極為專業和所涉複雜的領域,然而莫不源自單純想追求「安居樂業」的心願。但大多數包括我在內的人對其仍感到陌生,也因為無知而顯得冷漠。令人憂心的是這樣的態度決定我們要過怎樣的生活。近年來都市更新的議題在媒體上雖然受到關注,但每每看到單一化且對立的討論,不無感概。就算那議題成功吸引了大眾目光,我們卻很容易跳入選邊站的框架(這或許牽涉到許多複雜的心理因素),而無法真正傾聽不同立場及展開理性討論。而我們對於都市的想像也過於貧乏,或可說我們幾乎很少主動去想像我們都市應該成為什麼模樣,而只是被動地隨波逐流。在這習慣讓個體淹沒消逝的大染缸中,我們根本不敢奢望去想像。

當看到日本民營都更公司可以耗時十幾年,取得每一位土地所有權人同意,而不是強迫少數服從多數(即使法律可以這麼做時),又或德國、荷蘭、美國積極開創民眾參與、採納市民的提案甚至成為行動者的機制等,回首再看看不斷上演的拆遷新聞,真是不勝唏噓。一直覺得我們欠缺資訊共享及理性討論的平台,也欠缺相互信任的氛圍,在既無信任基礎又不夠瞭解彼此狀態下,很容易導致對立,更別談當這一切都牽涉到利益時,那衝突會多麼劇烈。

都市再生的成功最重要的還是回歸到「人」,其實不只是都市更新,只要是涉及人的議題都是如此。我們還是得面對各種人的問題:人性的問題、個人的問題、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人與自然的問題等,每個環節都應正視與尊重,也因為是如此複雜才需要集結眾人智慧與力量,這也是民主的價值所在吧。

最後,我也相信上述要面面俱到是很難的,也不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我相信細究每個成功案例也會有其弊病,但我想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為我們揭示了都市發展的可能性,讓我們不再畏懼「異想天開」勇敢而務實的去開創出自己所居所處的無限可能。

 

 

圖片來源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683648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鈍鸚 的頭像
    小鈍鸚

    飛天小笨鯨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