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人類學中的儀式,可以解釋和應用到許多地方。Turner提出了儀式的閥限性(liminality)。(但我私心喜歡用中介來理解)儀式具有中介的作用,可調和從某個狀態轉換到另一個狀態的劇烈改變,而此過程並不包含前後狀態的特徵。儀式有幾個特點: 

第一,儀式就像是橋樑,使人得以過渡轉變(尤其是心理)。婚禮是很好的例子,人要從自由的個體,突然承擔起養育的責任時,的確是很大的人生轉折,所以需要儀式幫你度過,如請親友共同參與見證、敬酒、祝福、狂歡或鬧洞房,都是儀式的過程。簡單說,就是讓人有心理準備投入另一階段。而畢業、就職典禮、婚喪喜慶等習俗皆有此功用。

第二,儀式抽離於轉變前後的特質,使人暫且離開世俗的拘束和繁瑣。在儀式的場合可以體驗到平時所沒有的經驗,甚至被容許做一些平常不可能做的事。例如宗教禁齋戒前後,常會容許狂歡,大吃大喝。我想,每次考完試的大玩特玩,大概也有相類之處吧!

第三,儀式具有象徵功能。象徵指以不相干的事物指代另一事物,可說是人類賦予意義的重要過程。 如用玫瑰花來表示愛情,其實兩者之間並沒有實質關連。儀式容易乍看沒意義,那是因為不了解背後的意義(象徵系統),所產生的自然感覺。比如說,不信神的人看祭祖、燒香、彌撒、禮拜等行為,感到嗤之以鼻,覺得那只是徒具形式。確實,當不懂和不信這套意義的人,那表面的形式或許只是徒勞,對他而言不可能起什麼作用。 然而,對信者而言,那是他參與意義的過程,可以說有千年來(或許更久)無數前人的背書、對話、連結、傳承,當某人感覺該意義越強大,效用也越大。所以主觀因素也很重要,而客觀亦能影響主觀認知感受,兩者相依存。

第四,許多儀式具有社會性功能,能凝聚團體向心力。我覺得儀式可以很私人,比如說旅行可能是逃離熟悉事物的小出走;或是將悲傷的記憶撕碎埋入泥土,宣告新的開始等。但是,儀式還有凝聚群體的社會功能。像是唱國歌、國慶典禮。 在那刻,無論權貴、富人或是平民百姓,原本懸殊的社會差距,看似都消失了,共同瞻仰國家的光榮。 當然,有些儀式是為了鞏固某些社會差距,如女王、天皇的生日慶典,皇室穿著不甚實用的華服,更能彰顯他們的尊貴不凡,而非屬於此群體的平凡人,得以在此時瞻仰這份尊貴,頓時撫慰了平日的平凡乏味。至少,在共同尊崇皇室這點下,大家是平等屬於這個共同體。

第五,儀式會隨社會環境改變。當社會的核心價值(意義系統)改變時,儀式大抵不能不跟隨社會趨勢演變。如民主國家下,人民不願再參與集權社會的造神活動,認為是洗腦。那是因為塑造集權的意義系統已經崩解。但是不代表民主社會不需要儀式,也不代表民主社會不團結,而是民主社會需要和以往社會不同的儀式。如何設計適宜的儀式或許是政府和全民可以腦力激盪的吧!

儀式的概念真是好用 也可應用到商業的品牌行銷,但是資本主義也只不過是種文化,也許是主流文化,但並不代表唯一,可能正因我已太習慣這樣的社會,所以會更傾向去探索不一樣的文化價值,可能是被遺忘的、淹沒的、尚未開發的...文化意義,想發現更多更多新的美好。

 

延伸閱讀:

儀式總論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876

arrow
arrow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