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去年橫掃大獎的電影,年初出於好奇查了所羅門•諾薩普(Solomon Northup)傳奇的故事,僅是維基百科的介紹(Twelve Years a Slave)就震撼不以,讓人感到自由和尊嚴如此難能可貴。今天有幸觀賞電影想起所處的時代和回首歷史更捲起無盡沉思。
本片改編自真人真事,描述美國內戰前夕,一名居住在紐約的自由黑人男子索羅門諾薩普,遭人拐騙綁架販賣為奴隸,索羅門被改名換姓為一位逃跑自喬治亞州的黑奴。起先他被賣給了頗善待黑人奴隸的年輕男子-福特,主角發揮木工及小提琴的才華頗受主人賞識,主僕關係良好,即便如此仍主人與奴隸的差別的界線仍然分明,視黑奴為物而非人,例如福特的妻子無視綁架女奴被迫與孩子拆散的痛苦,又或即使不虐待下人,福特更在乎的是保護財產而非黑奴。而後,因索羅門得罪並出於自衛傷害了年輕工頭,導致殘忍的報復,福特為保護他,將之送給綽號為「黑人殺手」的中年奴隸主埃德溫•埃普斯,為其莊園摘棉花,只要稍不未採摘標準數量或不合主人意便隨意鞭打羞辱,目睹了各種對付黑人無人道的手段,其中一名年輕女黑奴帕西,儘管每天收穫著數量最多的棉花,卻遭受主人垂涎欺凌,甚至女主人妒恨的凌虐,生不如死。直到一位加拿大木工賽謬爾•巴斯前來為埃普斯造房屋,主角偶然聽到他痛恨奴隸的言論,第一次說出了自己的故事並求助寫信救援,歷經12年終於重返自由,當他回到從前的居所,緊盯著美麗玻璃裝飾的大門,彷彿作夢般,長時間為奴生涯讓他全身充滿風霜的滄桑痕跡,打開大門終於與自己已再嫁的妻子、長大孩子,甚至孫子重逢,緩緩流下熱淚相擁而泣。
《自由之心》和印象中英雄式華麗的美國片不同,處理頗為含蓄,因為牽扯到至今尚且敏感的種族問題,若不小心謹慎,很容易挑起族群傷痛的裂痕,很明顯的電影緊抓著人權及制度的主軸,許多更煽動情緒怵目驚心的畫面都選擇迴避,也透過主角奇維托•艾吉佛深刻的表演(特別是眼神)呈現,黑人為奴的悲慘境遇使人難以消化,相信現實比戲劇更難接受!
電影以平淡團聚的方式結束,但這樣的平淡相較於奴隸的日子,顯得特別珍貴,也讓紛紛走出戲院的觀眾沉吟。剛看完的立即地直接感受便是感嘆:「人類的本性真的存有良知嗎?」還是「良知為社會建構?」,良知或良心是人類辨別對與錯的能力,當作出與價值觀不合時感到自責,為價值判斷的基準。或許,人權本非自然而然;又或許,人即使天生自由,擺放到社群競爭求生的情境,自由是否不需付出努力爭取?這些「普世價值」可能並非天生放諸四海皆準的絕對真理,而正因為它們是人類社群長久在多樣價值、文化對話嘗試建立「脆弱」的共識及秩序才更彰顯價值,才想到今日能安然的走在路上,能暢所欲言,或能指責不公義是多麼值得珍惜的事,如同有乾淨的水喝、還算舒適的環境、能溫飽等,凡此種種從來不是理所當然。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男主教剛被綁架時曾思考反抗說出「I do not want to survive. I want to live. (我不要生存,我要生活)」但後來被賣給第一任主人聽到另一名女黑奴因思念孩子哀嚎,他忍耐為奴是相信能夠自由。我想他大概是為了survive to live(為了生活而生存),忍不住問「Can we live without survival?(我們能夠不生存而生活嗎?)」聯想起常困擾的難題「要命?還是要尊嚴?」雖然大部分的情況這兩個選擇並非對立,不過確實有二擇一的時刻,也許每個個人、族群、民族都有不同的答案。通常選擇尊嚴才能爭取更高更多價值,但是最能活著下去的卻可能是另一種選擇。若以動物比喻,家畜是否也因為馴化而能繁衍子孫,而絕種動物往往是那些保有獨特條件且野性強烈的。當然並非指哪種選擇誰優誰劣,再說家畜到最後還是要面對待宰的命運。對照人類社會不莫名也有雷同之處嗎?
觀照現今的世界,伊斯蘭與西方世界激烈的衝突,百年來盤根錯節的糾葛,雖說追根究柢可歸咎背後隱藏著貪婪、不安全感、恐懼的霸權擴張,但假使暴力和戰爭是最不理性的選擇(至少對人民而言),也許現在陷入最糟情況,即雙方都沒有選擇理性的餘地。再回首切身相關的,也許要感謝民主能提供相對理性的思考空間,面對意圖鮮明且相對非理性龐大力量,能慢慢建立雙方談話調整的機會,或許最大的缺陷是:從哪一方理想的角度都不夠純粹,誰都不會滿意只能在大家還不會極度不滿意中摸索各自前進的道路,仍危機四伏也可能有絲希望的曙光,確實是考驗高度智慧。
最後,我只是想要快樂的活著/生活呀!雖然現實上無論個人或群體這是多麼奢侈的願望,但還是要不斷不斷地祈禱世界和平!
延伸閱讀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lomon_Northup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5%8C%97%E6%88%98%E4%BA%89
* 純屬個人觀影感想,如有疏漏請見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