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理論:1. 愛,人類生存問題的解答(第二部分:愛,成熟與不成熟的結合方式)
如果將「愛」理解成人與人之間的結合,但是怎樣結合,是作為生存問題成熟答案的愛?或者是各種不成熟的愛?本書所稱的愛是指前者成熟的愛,而於此之前先討論後者不成熟的「愛」。
共生結合(symbiotic union)生物學模式,可見於母親與胎兒的關係。他們是二,又是一。他們互相需要,彼此為其一部分。在心理上的共生結合,身體雖然各自獨立,但心理卻以相同的情況互相依賴。心理上的共生結合又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被動形式的,醫學上的術語被虐狂的共生結合。被虐狂者無法忍受孤獨感和隔離感,於是將自己變成另一個人的重要部分,由這個人指揮、引導、保護他;這個人宛若他的生命。而對於我屈服之人,能力被鼓吹的很大,無論他是人是神,他是一切。對於被虐狂而言,他藉由依附、放棄獨立性,還原非出生的狀態而擺脫孤獨。被虐狂愛的關係在俗世中即是偶像崇拜。被虐狂的屈服可以各種形式,如對命運、疾病、音樂、藥物等。在這類情況中,屈服者放棄了自己的人格,將自己變成某人的工具,而無須透過生產性的活動解決生存的問題。
第二種是主動形式的共生結合,是統治、虐待狂。虐待狂逃避孤獨感和監禁感的方式,是把他人變成自己重要部分,他已合併他人,及他的崇拜者(被虐者)的方式使自己強化膨脹自己。虐待狂同樣依賴向他屈服的人,正如後者依賴他,這兩種人沒有對方都不能生活。被虐與虐待的不同在於形式,前者命令、剝削、傷害及屈辱他人,後者則是被命令、剝削、傷害及屈辱。他們相同之處比起不同之處更為重要,他們的共同點是:融合不具有完整的人格。當了解這些事時就不會驚訝於這類人對於不同的對象時而出現虐待或被虐待的態度。以希特勒為例,他對於人民是出以虐待狂地代度,但對於命運或「更高的力量」則是初以被虐狂的態度。
與共生結合相對照的成熟的愛,成熟的愛在於保存自己的完整性,保存自己個人性條件下的結合。愛是人生命中積極主動的力量。這種力量能使他突破牆垣,把他與他人結合起來;愛使他脫出孤立與隔離的狀態,卻能使他仍是他自己。在愛之中,出現令人困惑的邏輯:兩個人變成一個,但是仍就是兩個。
在談論(成熟的)愛之前,作者先區分活動的意涵,他將具有主動傾向的稱為「行為」,被動傾向者稱為「激動」(因激而動)。後者是因為受原動者驅迫而動,前者則是自身為原動者。斯賓諾沙曾言:德性與力量是相一相同的。忌妒、也心及任何貪婪都是激情;愛則是種行為,是人性力量的實踐,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實踐,而永遠不可能是被驅迫所造成的結果。
是以愛是主動的活動,而非被動的傾向;它應該是「屹立於」而非「墜入」。愛首要的意義是給予,而非接受。給予乍看簡單,實則意義錯綜複雜。普遍的誤解是認為給語是「放棄」某些東西,是被剝奪、被犧牲。非創造生產性人格發展的人,會覺得給予是剝削自己。因此這類人大多拒絕給予。又有些人認為給予是犧牲,這種觀點將給予當作是痛苦的,給予的美德是由於他們願意犧牲。
對於創造性生產性性格的人來說,給予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給予是能力最高表現。在給予中,我體驗到我的力量、豐饒與能力。給予展現了我蓬勃的生命力。給予意味著富有。但並非指擁有許多的人才富有,而是指能給予許多人。一個囤積者,無論他有多少財產,唯恐有所喪失,則在心理意義上,他是貧窮匱乏的人。
給予主要不是在物質領域,而特別是在人性領域。一個人能將自己給予出去,將自己的生命給予,但這裡不必然是為他人犧牲性命,而是將生命中活生生的東西給予出去,把他的喜悅、關懷、知識、幽默、憂愁等給予出去,將他活潑的生命一切表現及自然流露給予出去。藉此,他充裕了他人,以自己生命感的方式增強了他人的生命感。給予並非為了接受才給予,而是給予本身為極大的喜悅。在給予中將某些東西帶入另一個人的生命,又反射回原本的生命。給予意味者使他人也成為給予者。馬克思優美地傳達此思想:「設想人是人,他與世界的關係是人性的關係,而你只能用愛換愛,用信賴換取信賴……你同自然界、同人的每種關係,都必須確定表現出你真正的、個人的生命,同時這種生命與你當時的願望所指的目標相呼應。…如果你的那種愛不能產生愛,如果你作為愛者的生命表現不能使自己成為被愛者,則你的愛是無能的,你的愛是種不幸。」。換言之,給予本身等於接受。給予亦不限於愛的範疇,如教師學相長,教師透過教學也能被學生教導,演員透過表演也從觀眾得到鼓勵,心理分析家也可以被病人所治療,他們互相並非將對方當作物品,而是真誠而有建設性的態度。
若要達到愛的能力,先決條件事他達到建設性發展為主的人格方向,他已經脫離了依賴,脫出了自我陶醉式的全能觀點,脫出了剝奪他人欲念或囤積的欲念,對自己的人性力量獲致信心,並且獲得勇氣仰仗自己的能力達到他所達成的目標。當他以何種程度缺乏這些素質,他就以何種程度懼怕把自己給予出去,即何種程度的懼怕愛。
愛,其實生命力的展現,給予自己的生命力中豐沛他人與自我的生命。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也可能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例如發自內心微笑給他人與自己的種溫暖,那樣的正面能量的流動似乎可穿越性別、文化、語言的隔閡。我並非為了別人而笑,而是感到想笑而笑,而因為這份喜悅無形中感染周遭的人使其發笑。然而,愛也不總是那麼輕易,因為生命力也不見得總是旺盛繁茂,如前段所述隔離的孤獨感及種種嘗試的挫敗感等,當生命力消沉枯萎,也似乎將自己制約感到無力。作者談到依賴、自我陶醉式、剝奪、囤積等不成熟的人格,又是心理成長的必經階段呢?必須克服種種盲點,才能臻至更成熟圓融的人格。如此的話,也許面對自己與他人的不足與不成熟也能以更寬容的態度視之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