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培鈞老師「老屋新生到地方創生」的故事及經驗分享,真是獲益良多。每每聽到社區營造的故事,看到他人無比的熱忱與創造力,都不免有汗顏的感覺。政治系時所教導的哲學理論,對民主、公共事務的各種討論,其實離生活很近,生活中的各種議題似乎都可以歸因政治,然而比起指謫缺失,讓我困惑的是怎麼解決眼前的問題?而個人在面對大環境及趨勢的困境,又該如何回應呢?

 

今天的講座帶來很正向的啟發,不僅是一個小鎮改造重生的故事,更是觀念價值的社會實踐。從個人實踐帶動地方發展,並拓展至國家及國際的層次。

 

台灣30-40年的社造經驗可用在文創、旅創、觀光並將其與華人社會價值,向海外分享。

 

我從何老師身上看到一種務實的熱情,將困難當作刺激更多可能的契機,這也是能持續進步發展的動力。

 

問題是在於自己的觀點,怎麼去看待現實」、「問題背後都有千載難逢的機會

 

地方創生中善用新科技,如導入區域鍊來掌握消費足跡,轉化成對在地有助益的產品服務。透過數位分析均衡指標,以建立有益於保護地方文化的生活體系。

        

在面對台灣嚴重少子化、城鄉差距危機,發明了「竹山身分證」,讓全世界的人都能成為竹山人。又或是導入治理概念,讓地方民眾有發聲的場域,扮演中介者角色,透過網路認養地方問題,讓地方與外界有所連結,互相交流,協力發展。對於鄉村年輕人口流失及考試制度造成青年與地方脫節的問題,他將14年經驗作為教材,連結在地青少年學生,透過自發性地方創生,帶動青年回鄉。

        

透過打工換宿,讓台灣及世界各地的人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華,並將其熱情與才華匯聚貢獻於此地,而這些換宿的人有不少也到鄉下開公司,將鄉村事業化。因為台灣不大,也使得鄉村和城市容易對接。

        

不因經濟條件來思考家鄉,應從家鄉出發來思考經濟

 

用狹隘的眼光如人流、金流來思考家鄉的發展,扼殺了生機,回歸到家鄉的本質,好好珍惜其獨特的品質、審視需求,進而創造出符合在地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而這在地獨有的經濟模型更可作為他方參考。

 

老師提到「觀點的旅遊」是很有趣的觀念,「來竹山的人不是觀光客而是社會學家,來觀察台灣不同觀的呈現,當然也包含各種不同意見與衝突」。旅行不再是走馬看花,而是藉由方方面面的觀察與在地的觀點產生更深入的交流。

 

尋找自己的熱情是自己的義務

 

當我們在急切地將自己地不滿怪罪於外在時,不如反問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當我們疲於奔命回應外在各式各樣的要求時,不如花點時間找尋熱情為何?

 

生活的熱情,社會的參與,不急功近利。

 

這就是小鎮所教會我們的生活風格吧!

 

PS 聽到廣告中《太陽的孩子》這首歌非常興奮,非常喜歡這首曲子,沒想到從老師口中得知舒米恩也曾是竹山換宿青年。

arrow
arrow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