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養.jpg

「誰見過風? 教養在某種狀況下就會呈現在別人面前,這與誰想見到風,必須從觀察被風吹動的樹葉去推斷,是同一回事。」「教養」雖然難以具體描述衡量,卻是可以透過不斷省思探討,摸索其真面目。教養是個人的風格與氣質,值得從不同角度去推敲。十六年前,作者藉由教養的提問引發社會漣漪,激發大眾思考「教養」。

 

作者提從思考、生命觀、歷史觀切入。思考是教養的原動力,思考是人類進化的特性,用之解決生活問題建立風格,透過思考與修正而成為成熟的社會人。如何將思考導入建立有意義的人生觀,是人生的挑戰與考驗。正確的生命觀則對於利他之集體貢獻是必要的,這包含了對於人作為所有生命體之一的認知,以及對多樣生命的珍愛尊重。歷史觀是抱持謙卑之心認知自身在歷史洪流中的定位,探究對人類文化發展的影響與「歷史的時代意見」。

 

本書第二部談論教養的內涵不同面向,也提供了教養的可行方法,包含了語言、教育、敬業、自律、美感、舉止談吐、倫理。教養靠素質、學習、修練,素質是掌握事務意義的能力,修練是幫助發揮天資,而學習最終的目的是將生活與工作,與將特種的意義與人生意義相結合。

 

語言與思考息息相關,也是溝通社會化的重要技能。無論母語、本國語、外國語都是或許新知的有效工具。精通語言可以刺激思考。多話不見得是精於語言,重點是在腦袋中精煉過而出有益的話語。日語「渋い」蘊含嚴肅、脫俗、靜默與「沉默的雄辯」相通。教育在教養扮演關鍵角色,林語堂認為教育的目標在於發展智識上的鑑別力與良好的行為。比起將汗牛充棟的知識裝進腦中,更重要的是能鑑別善惡與愛憎,也就是智慧與審美觀。

 

敬業是使命、負責與盡力,立志做好每一件小事。敬業也與自律相關。紀律之心是嚴守共同體行為規範的自戒之心,其二是律己,即有所為有所不為。美感與藝術則象徵了精神生活的昇華與富裕,是觀察力與價值觀的結晶,既是一種精神也是種感受力。

 

閱讀是智慧之源,在人品塑造中有決定性作用。愛因斯坦曾說聯想力比知識重要,但作者想提醒知識也影響了聯想的空間。他認為訓練聯想力的方式就是異中求同,同中求異。並引了為德國哲人的話語「整個世界是喜愛知識的人的流浪之地,當世界成為你瀏覽與流浪之域,你就是完人。」閱讀能延長視野的水平線並豐沛心靈。

 

舉止談吐是靈魂的顯現。教養的行為表現簡單而言便是立場對調的同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穿著得體,美感的品味可以透過穿著展現。

 

倫理是教養的大成,有所不為的堅持,牽涉到正確的判斷與自律之心。人要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也該知道有所忍耐與寬恕。看似平和的「善」背脊是正義的鋼索作為支柱。學校教育以外的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重要性不容忽視。

 

本書第三部借鏡了美國、日本、德國的他山之石作為參考。在第四部提出了對「教養」的反思,他認為教養不必然防止惡行。而是上述有關教養的成分須平衡發展,否則過於著重某一部分很容易導致失衡如過分重視紀律忽視了人道與慈悲心。

 

最後作者描述了自己的教養觀,並勉勵著懷著謙虛之心為此努力:「教養是徹底了解自己的志向、愛惜生命、領悟生活要比光求生存重要、知道自己在宇宙與社會的定位,根據利他主義的原則成為對社會作貢獻的社會人,有目標、知有所為有所不為,燃燒自己有用的一生的熱量,和諧地在這世界一遊的人。

 

這本書也帶給我不同的啟發。首先是作者談論了基本概念,諸如思考、閱讀、教育、倫理等,乍看在習以為常不過,捫心自問對於這些重要的概念僅停留在粗淺的認識,很少深究提出屬於自己的理解。而正如這「談教養」書的目的不是對教養做封閉式的結語,而是想引起社會大眾開方式的討論,讀者也像是參與一場對談,帶動更多思考。

 

第二,這本書寫於十幾年前,其中對於當時台灣社會的弊病指陳不少,雖然不能說這些問題都已經解決,畢竟對個人或群體而言沒有完美的存在,我卻也感受到台灣社會各方面的進步,所以點滴努力的積累仍不可忽視。

 

最後回到開頭用風來形容「教養」的無邊無際,對於這種既深且遠的工程大多吃力不討好,也因為其「無形」的特性,很容易被忽略。相較於速成取巧似乎更能獲得關注肯定與汲取資源,不禁感慨要堅持正確道路者往往要忍受更多艱辛。或許這是種靈魂的考驗,而我也相信人的內在深處或多或少還是會對其有一絲嚮往而受之牽引吧。

timeline_20200726_022023.jpg

圖片來源

https: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73178

arrow
arrow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