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之舞.jpg

一直很喜歡讀歷史,春節連續假期分別讀了歌仔戲、臺灣舞蹈、西洋美術的歷史,覺得讀起藝術史別有一番尋寶的樂趣,非常有意思。這分屬於戲曲、舞蹈、美術三種不同的領域中,對我而言最陌生的是舞蹈,不僅因為沒有上過舞蹈史的課程外,而且相較青少年時期曾經沉迷畫畫及戲曲,舞蹈離自己的生活相對遙遠。
 
然而明明對舞蹈一竅不通,卻非常喜愛看舞蹈演出,這也是舞蹈讓我覺得奇妙而迷人的地方,在習慣文字言語、圖畫視覺溝通的日常,舞蹈卻以賦予審美的肢體喚起內在本能,傳遞內心情思並與外在世界溝通連結,有著強大而豐富的感染力。
以前對舞蹈的認識大多是看完演出後直觀的感受,零星翻看舞蹈相關的資料來滿足好奇心,宛如井中視星欠缺脈絡。某天,突然好奇若追本溯源臺灣今日習以為常的精緻化、舞台化的舞蹈表演藝術會是什麼樣的故事?於是便找到了徐瑋瑩的《落日之舞:台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境遇與突破1920-1950》。
這本書追溯台灣日治時期舞蹈藝術發展的源頭,梳理舞蹈與政經社會脈絡因素。我很高興藉由此書認識了台灣日治時期出生的台灣舞蹈藝術家,包含林明德、許清誥、蔡瑞月、康嘉福、李淑芬、李彩娥、林香芸、辜雅琴。才發現舞蹈藝術是隨著日治時期現代化過程,萌芽於台灣社會。因此第一代舞蹈家的養成多出於商賈或地主家庭,又或是母親具有舞蹈相關背景的文化資本,且父母大多接受過現代化殖民教育。我們能從書中的舞蹈家小傳,窺得其習舞的過程。
最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發現過往歷史千絲萬縷的關係,如日本舞蹈家石井漠、韓國舞蹈家崔承對台灣舞蹈的影響。60年代轟動全台的藝霞歌舞劇團,前身的芸霞歌舞劇團原來與林香芸有關,而林香芸父親盧丙丁是知名社會運動人士,母親林是好即林氏好,是臺灣第一女高音。
在認識這段舞蹈的歷史,作者也提醒我們不能忽略背後的政治社會因素,包含日本的同化政策與殖民教育。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性別的討論,在「新女性的身體歸屬:從家庭邁向國家」一節,從傳統禮教下束縛的女性身到解纏足的國家政策及新女性身體的形成,新女性的標準從柔弱轉向健美。在第三節「舞蹈與女子學校身體教育」,日治時期將身體素質視為教育目標,新舞蹈的萌芽則是殖民宗主國規訓之手段。再來就是學校遊藝會舞蹈表演的重視,此時舞台成為了展示經濟及文化資本的空間,與傳統被輕視優伶戲子情況大相逕庭,也意味著過度到以國為制高點的現代社會。
再來介紹林明德及蔡瑞月舞蹈生涯也是我很喜歡的篇章。相比於後者,公眾對公認為台灣首位舞蹈家林明德的認識或許更陌生,而且也資料很匱乏,但這本書為我們拼湊出相對完整的圖像,受到民族自決思潮的影響,林明德赴日習舞並編創中國風的舞蹈,透過這樣的方式增強文化認同。他在日本大學藝術科就讀,師承崔承喜,學習西洋古典舞蹈,並受崔承喜啟發,將展演民族舞蹈做為自我賦權,抵抗殖民統治的手段。林明德戰後的舞蹈是以別離感傷為主調,與二戰末與戰後初期亮麗鮮活的中國舞蹈不同,他的創作善於運用隱喻而非直接描繪現實,較看不初與現實主義及左傾思潮的關聯。而後於1955年移居異國告別舞台。
另方面,書中也花了不少篇幅論述蔡瑞月的舞蹈歷程,相對於前述的舞蹈家,蔡瑞月跌宕的生命經歷似乎更具反叛精神。一方面她不像其他女性藝術家因為婚姻葬送才華發展之契機,沒有因為嫁為人婦而受到禮教對舞到的限制,但在服裝與男女合舞上仍受到當時社會批評。蔡瑞月承繼石井流派浪漫主義的舞蹈風格,追求奔放、自由獨立的心靈,正呼應了戰後初期台灣藝文思潮「民族化、民主化、現代化」的風氣,而後隨著藝文界對舞蹈與社會現實關係的期待,其舞作題材部分轉向,有強調戰後家園重建、或關懷弱勢、鄉村情景等。對照蔡瑞月1949年的創作與雷石榆的台灣文學創作題材主張,可見相呼應之處,從浪漫抒情轉為反思社會的中介。而這對當局者而言備感威脅,蔡瑞月於在四六事件及雷石榆被驅逐出境後,便被逮捕入獄。1952年出獄後即被捲進國民政府推行的舞蹈運動中,創發中國舞與邊疆風情舞蹈。
書中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無法一一摘述,只能說值得反覆再讀。這本書原為博士論文擴充編修,在歷史材料及論述著力頗深,也因此比起科普書,文字難免略顯生硬,但是本越讀越有趣的書籍,特別是揭開了台灣早期舞蹈發展的面紗,在那動盪時代下那些不可思議的人們,怎樣在舞蹈藝術的曠野上拓荒播種,如何用舞蹈訴說個人乃至社會的生命故事與真實情感,都讓我無法不翻開下一頁,就是想知道更多一些,也覺得這段歷史值得被眾人重新認識。
arrow
arrow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