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jpg

去年從圖書館借了《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2004),慢慢啃讀至今年過年連假才讀完,闔上書頁後,深感本書內涵豐富,想略略記下讀書心得,卻拖延至今。正恰好下週要去看歌仔戲演出,再稍稍複習一番。

 

《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分為六大篇章,分別為「宜蘭老歌仔戲」、「內台歌仔戲」、「廣播、唱片歌仔戲」、「電影歌仔戲」、「電視歌仔戲」、「外台歌仔戲」。反映了歌仔戲特殊的歷史變遷的軌跡,除了依循時間線,延伸出各個歷史階段的發展面向,也記錄了歌仔戲有別於其他劇種,曾經透過較多樣的方式流傳。

我成長的世代已過了歌仔戲極盛時代,是自上了大學拜上課機緣所賜,才有機會認識歌仔戲充滿臺灣常民文化特色,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及包容性。總歸來說,對歌仔戲的認識仍十分粗淺,透過這本書,大大延伸了自己對歌仔戲的眼界,一窺其豐富萬千面貌。

 

《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讀起來讓人格外興味盎然之處在於,集結了民國六十年以前歌仔戲著名演員、相關從業人員與團體之演出、活動、宣傳、生活照片五百二十張,每每翻開書頁,彷彿歌仔戲華立光燦的黃金年代躍然眼前,雖未躬逢其時,卻也能從圖文聊想當年風華,有時讀到某個段落,因好奇心驅使下,在網路上找出歌仔戲老唱片來聽聽,感到別有時代氛圍。

 

本書為人物立「小傳」,宛若歌仔戲的紀傳體,即便由於介紹人物眾多,篇幅不長,卻足以提供宏觀與微觀兼備的視角,讀者不僅能從上述歷史脈絡及演出類型認識歌仔戲演化樣貌,還能更透過歌仔戲從業者的生命史,包含幕前幕後,或習藝養成又或卸下光環後的生活點滴,讀來更有人情味,還記得讀到有「18歲女關公」美名,著名紅生玉輝堂(王凰玉)大起大落的人生時,內心不免泛起一陣感慨。

當然,讀起幾位喜愛或曾聽聞演員的小傳,總讓我眼睛為之一亮,但我非常開心能拜讀那些此前不認識的歌仔戲前輩們的故事。思及曾有的燦目光影逐漸淹沒在歷史煙塵中,格外珍惜這些用心的紀錄,讓後人得以追想當年足跡,作為現今啟示。

 

以下摘錄本書六篇,即六種表演型態的特色:

一、 宜蘭本地歌仔戲:早期農村社會,唸「歌仔」為農忙之餘的休閒愛好,「歌仔」(學術界稱為「錦歌」)源於明末清初的閩南,繼承明代以來南方的小曲小調,吸收閩南民間如竹馬戲、車鼓戲、採茶戲、老白字戲劇等小戲曲調而成。由於廣受喜愛,漸漸地從百姓業餘演唱,出現走唱維生的江湖藝人,並且放入通俗故事,成為曲藝說唱,供人們抒詠情懷、馳騁想像的媒介。宜蘭「歌仔」的演唱傳藝活動,最早可追溯到民國八、九十年代(1820-1830)出生的「貓仔源」,其弟子有歐來助、流氓帥、陳三如,這些弟子組織業餘戲班,演唱曲目有《陳三五娘》、《山伯英台》,等,並且繼續受突傳藝,較著名者有葉讚生、陳旺欉、林爐香、林榮春等。歌仔戲如何成為大戲?目前流行說法為,台灣各地車鼓陣頭(民間遊行歌舞對)小戲,採用「歌仔」曲調,與宜蘭「本地歌仔」結合後於民國初年(1911)搬上野台。即宜蘭本地歌仔戲是說唱曲藝結合歌舞技藝搬上舞台的最初形式,而後吸收其他大戲的表演身段和劇目,才茁壯成長為大戲。

 

二、 內台歌仔戲:歌仔戲能迅速風行,與其採用漳、泉混音的「台灣閩南語」更貼近民眾日常語言,有很大關係。在職業化,進入城市之後,藉由與其他大戲劇種如亂彈戲、京劇、高甲戲等「同台並演」的合作方式,吸收了亂彈戲(含京劇)的武場伴奏、武打場面和部分唱腔;吸收了南管戲曲的部分身段與曲調;並伴隨高甲戲通俗走向,採用福州班與上海京班炫麗的造型與機關布景,加上開啟女演員演戲風氣與台灣經濟改善等因素,在1920年代,以絕對優勢席捲全台。

 

根據日治時代昭和三年(1928)台灣總督府做的<台灣戲班分布調查報告>,歌仔戲班數量已經僅次於亂彈戲與布袋戲,可見短短一、二十年,歌仔戲已從業餘說唱小戲,一躍成為各地商業戲院的寵兒。即便皇民化時期因政治因素使演出環境惡化,但在終戰之後,歌仔戲進入了第二個黃金階段。「皇民化」雖壓迫了生機,也從「新劇」吸收了新的表演手法,漸漸形成吸收其他大戲劇種劇目的「古路戲」和走奇情、變體路線的新編「胡撇仔戲」各據一方,各擅勝場的情景。自民國三十四年(1945)至民國五十年代初的時間,歌仔戲表演藝術和活動被推至高峰。

 

待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
    全站熱搜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