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文化書.jpg

大約在生日後不久便讀完了《文化城市之路》,記得初讀此書內心感到有些激動,總覺得我們很需要這樣的聲音,若說社會普遍對藝術家的重視及認知不足,那文化/藝術行政的角色就更顯得沈默,這固然因為這幕後的角色本不若台前亮眼,但無論在公私部門文化/藝術行政發揮橋梁功能,串聯多樣的資源、整合不同的聲音、因勢利導,為文化建設、活絡藝文環境貢獻心力。也因為文化/藝術行政作為特殊的專業領域,且藝文專業範疇既廣且深,不但須具備品味、歷史觀,還須秉持開放心胸以因應時代趨勢,是故亟需相關的經驗傳承與交流。

 

而《文化城市之路》提供了絕佳的範例,這是本由個人三十年來投身藝文工作經歷為軸,對照香港藝文變遷的經驗故事,兼具宏觀與微觀,一方面讀者能透過俯瞰的視角,概覽香港的文化政策及文化環境演變,另一方面則從作者的視角,一同思考與感受如何應對文化工作中的種種挑戰?在這漫長過程的起伏得失,並且先暫時拋掉片面的功過評價,理性且實在地去思索在追求「文化城市之路」的過程,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鏡學習之處。

 

 乍看議題有些嚴肅,其實《文化城市之路》文筆真摯樸實,是本讀起來相當暢快有趣的書,我大多時候利用通勤的零碎時間翻書,每每展讀便有些停不下來。不過雖然讀者能抱持著輕鬆的心情展讀,卻知曉要寫出這本深入淺出的書相當困難,肯定耗費不少心神。因為這不只是單純的個人工作回憶錄,而是將嵌入了文化發展的幾層面向,亦即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四個角色:

一、「時代」:從1962年香港大會堂為香港政府首個現代藝術場地,揭開了藝術政策的帷幕。70年代因應香港經濟迅速發展,沿用大會堂模式,香港各區開始興建的文化娛樂設施,如荃灣大會堂、高山劇場、上環文娛中心等於80年代開幕。80年代是香港藝術大建設年代,其中1989年香港文化中心的開幕為此十年的高潮,於此始開始培養專業藝文團體。

 

二、「政策」:從六十年代興建藝文場館的「普及化政策」之外,尚有「培育本地藝術人才、本土文化政策」,以及藝術國際化政策。政府以推動香港為世界級文化城市為目標,在千禧年前後確立了西九文化區計劃,並定位「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

 

三、「機構」:沿著作者的職涯軌跡的三大機構,第一是「香港藝術中心」,作為政府出地,民間營運,為具有創業家精神的機構文化。第二是「香港藝術發展局」作為補助單位,包容並支持了各種藝術範疇和類型,藝術發展局的藝術推選代表機制,另藝術家首次有參與制定藝術政策的路徑。第三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是香港史無前例的文化投資及野心。

 

四、「個人」:最後參與在時代、政策、機構的個人,如何因個人的選擇與行動,見證並推動歷史的輪軸。

 

書中有許多令我印象深刻之處,例如藝術中心2001年所面臨前所未有的財務危機,選擇了大刀闊斧改革轉型,裁員四分之一,精簡機構,並且開辦藝術學院。這次經驗給藝術行政人員的學習是成本效益與道德人情的平衡,不可盲目擴充資源,還有任何決定,無論多麼短期,都會形成機構記憶,對機構文化造成長久影響。

城市如何文化書3.jpg

待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鈍鸚 的頭像
    小鈍鸚

    飛天小笨鯨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