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月琴祭  

印象中幾年前某日經過北投,為熱鬧獨特的樂聲吸引,那是第一次感受到月琴豐富的生命力,當時還看見陳明章趁著場面熱烈一時興起呼喚還是學生臨時上台,雖只是個孩子,卻有不輸成人的氣勢,甚至激動地彈斷了琴絃呢。當時只是路過好奇的短暫駐足,但一曲胡琴相和的優美曲調,幽深黑夜籠罩溫泉博物館露天廣場上,音符揮灑出奇異光彩的色調,聽者彷若身置迷人異境,以及演出者對月琴傳承及發揚的熱情,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回家後仍在腦海盤旋不已。而後得知了北投的月琴祭,想到月琴正是形似滿月故得其名,而中秋時節同賞兩種「月」或賞「月」亦賞「樂」也可謂頗富逸趣的雅興。

 

這幾年的中秋,總自然想起月琴的聲音,月琴祭也越來越多元,除了結合了各種臺灣表演藝術類型,如歌仔戲、唸歌、車鼓戲、民歌等,溫泉博物館內現場也展出彩繪月琴。2013年的台灣月琴民謠祭 甚至以百把月琴拼貼成北投地圖,懸掛在北投溫泉博物館羅馬風情的大浴場內,頗為壯觀。今年色彩奔放月琴彩繪不但沒少,還有五十嵐清勇濃厚日本風情的作品,露天舞台背景也以月琴圈成圓,化作綻放熱情的小太陽,甚至還以月琴投影作為指路告示,處處藏著創意與巧思。

 

今年2015臺灣月琴民謠祭,選擇了兩天參加。一是 927日(日)的中秋之夜,由陳明章與柯銘峰共同演出,首先由柯銘峰壓場,柯銘峰是資深的臺灣戲曲樂師及歌仔戲音樂家,當天他演奏了傳統歌仔戲的曲調,印象尤深的是他示範了七字調豐富的表現形式。還記得柯銘峰半開玩笑的說自己很緊張,演出那麼久還是第一次開獨奏會,無論是他的言語或音樂,很難不使觀眾感染他對音樂的熱愛。接著便是與陳明章的演出,他介紹了自己獨創的二音和弦,稱之為海洋調吉他,因為靈感來自於布農八部合聲及太平洋的海浪。陳明章手中的吉他絃音傾洩出海潮深邃而帶有磁性的音韻,引領著聽者心神在臺灣的山海盤旋。而兩人合奏算是當天的高潮,聽了陳明章老師的幾首創作曲,也有用月琴彈奏流行樂曲,以濃厚臺灣特色的月琴弦音,彈撥沖繩風情的淚光光閃閃,演繹不同的風味,卻意外順耳。

 

另一場是104日(日)台灣月琴民謠協會、日本和三絃會、旭陽民俗車鼓劇團的表演。這是我首次欣賞車鼓陣,車鼓戲是盛行於民間的歌舞藝術,特色便是幽默詼諧,表演的基本架構就是兩個人互相鬥嘴,答唱中使用許多諧音、聯想和誇張的語彙,肢體動作大體上就是隨著節奏搖擺和作勢打罵,「車鼓弄,三步進,三步退,弄過來又扭過去」可謂名符其實。車鼓陣飽富鄉民俗的文化風味,曾浸潤過該文化的人,對其中趣味較能感同身受,像是引用自然或動物的特徵作題材,身為都市生活一代,生活與自然的距離逐漸疏遠,可能連青蛙、水牛都沒親眼看過幾眼,較難掌握其中意象。或許車鼓在傳承和推廣上可以在思考如何接續現今時代的腳步。傳統的文本承載了先民豐富的生活觀察體驗,本該盡量保存,相對地,為了適應新觀眾,可能就需要開發更貼近時事的作品。畢竟這種相互吐槽笑鬧的表演形式,對大眾而言應是頗具吸引力,如果下一代被忽略遺忘,那實在是非常可惜。

 

日本和三絃會已在2012年與台灣月琴民謠協會締結姐妹會。遠從日本青森縣來的澀谷和生與車谷建太,為觀眾帶來北國冰雪嚴寒環境下產生的剛毅樂音,當撥片刷下,絃聲如裂帛,明明身處秋天仍不脫燥熱的臺灣,卻彷彿看見了銀雪世界中迎著蕭瑟冷肅寒風獨行的浪人。雪國的聲音確實和南國臺灣溫婉感性的曲調大不相同,只是透過音樂瞬間就穿越不同世界的感覺真是有趣又奇妙。如數年前一樣,臺灣月琴與日本三絃同台飆琴,進入音樂會的高潮的尾聲,讓觀眾在聽覺響宴滿載而歸。

 

月琴祭最大的特色就是充滿草根活力且與臺灣傳統生活文化息息相關,深具庶民審美品味,既通俗又優美。月琴祭並非正經八百的音樂會,除了不排斥小孩子在一旁戲耍,演出者也不時與台下聊天對話,有時談談笑語,有時傾吐理念心聲,音樂也帶有即興的味道,音樂隨現場的互動氣氛激發熱力。對外行人的我而言,並不甚懂什麼樂理的奧妙,頂多一旁看熱鬧,老師們陶醉藝術及推廣傳承的堅持,還有與觀眾彼此共振的熱情,卻是最動人的景致,而中秋賞樂也成為賞月不可缺的美好記憶吧!

 

 

 

 

參考資料

柯銘峰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F%AF%E9%8A%98%E5%B3%B0

 

車鼓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D%A6%E9%BC%93%E5%BC%84

 

海洋調吉他

https://www.facebook.com/cmcmusic888/videos/10152179045071069/

https://www.facebook.com/cmcmusic888/videos/10152179045071069/

https://www.facebook.com/cmcmusic888/videos/10152208515246069/

 

圖片來源

http://hotspringmuseum.taipei/ct.asp?xItem=116025772&ctNode=38952&mp=11900C

 

arrow
arrow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