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line_20200616_231903.jpg

2編講述批評的價值觀,主觀主義、客觀主義、相對主義各提出不同詮釋。概約而論,主觀主義(subjectivism)認為「美存在於觀賞者的眼中」,只有你認為有價值時才有價值。客觀主義(Objectivism)認為美是獨立存在,不依附於其他因素,也不會因人而改變,所以美或價值是客觀而且絕對的,這派理論又被稱為絕對主義。

 

主觀主義論者如丟克斯的理論認為:美的價值完全是個人獨立自主的判斷。但作者認為該說法強調感性層面卻忽略了知性層面。史陀尼斯認為丟克斯的毛病是將理由(reason)和動因(cause)混淆,作者認為前者是情緒層面,後者則是來自思考結果的理性層面,而審美行為兼具感性與知性。

 

客觀主義論者如喬德的論點認為:美與觀賞者的感受無關,而是因為觀賞者發現了藝術品的某種性質或特質,這性質就是美。不受有沒有人欣賞影響。把美與審美分開,美是獨立存在,審美是因人而異。雖然言之成理,但作者認為無法區辨趣味好壞,沒有標準,導致美本身是不可知的。另外也沒有界定美的性質是什麼?

 

威瓦斯任認為價值是客觀的,美存在於客體之中,審美的價值不只有少數人才能發現,而是對公眾開放。他提出了「價值特徵」(value trait)是與其結構相關,也就是美的價值是通過結構而獲知。然而作者認為價值「結構」頂多是必要條件而非充足條件。而且通過結構也不必然獲得共同的認知。

 

柏爾德斯里的「工具理論」則從藝術品產生美感經驗的功能大小,來確立價值大小。工具性不是外加的而是來自藝術品本身所產生的美感經驗的能力。「審美價值」可以界定為「產生相當量的美感經驗的能力」。藝術品的能力越大,實現的機會就越小,正如錘子越大,使用起來越費力。作者認為物理的功能性可以客觀分辨,但是審美能力只能透過美感經驗呈現,而美感經驗與時代、社會、文化、個人等條件差異甚大,是無法分析驗證的。

 

傑索普的理論被稱作「界定派理論」,認為美是根據規範來界定,所以美是藉由一定的規範(canons),與喜歡與否無涉。然而誰可以為美下定義或製造規範,是否大家都會一致接受呢?

 

相對主義(Relativism)認為價值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書中介紹兩家的說法。黑雅認為相對主義批評家採取的是不同的立場,相信價值是在相當程度地深思熟慮與反省下產生的,他肯定藝術的感受和鑑賞可能通過訓練和經驗而提升獲得的。例如人會隨著成長而見解不同,又各種文化的價值觀不盡相同,所以價值是相對,可以改變、提升和成長的。又和客觀主義不同的是認為沒有絕對的標準。相對主義與主觀主義相同的地方在於,價值不能脫離心理反應;他與客觀主義相同的地方,乃是產生價值的心理反應歸之於物,且歸之於物的能力或可能性。這種論述的缺點便是如瑪哥利斯批評的「弱勢相對主義」,陷入真假難辨的處境。

 

萊阿斯理論以色彩學為例認為審美判斷有其客觀性。他反對客觀與主觀的二分法,認為審美的價值或多或少有主觀性和客觀性。然而作者認為有過於簡化的問題,審美和色彩不同,色彩只有感覺層面,但審美還包含直覺(intuition)、知覺(perception),也與想像(imagination)、感受(feeling)以及統覺(appreciation)等能力相關。

 

綜論之審美涉及主體性(subjectivity)與客體性(objectivity),還有兩者之間(intercommunicate)的關係。一方面是審美主體感到滿足、產生美感經驗(接受),另方面是審美客體使我們產生美感經驗、價值所形成的關係(給予)。用亞可伯遜「語言傳達的範例」來說明審美過程:

 

一、接觸(Contact):首先是接觸藝術品的形式。藝術會使用不同的媒介物。

二、符碼(Code):每類藝術有自身的符碼與規範,若不瞭解則會看不懂。

三、情境或指示物(Context Referent):指必有一定的情境或涉及的事物或指示物。也就是藝術是一定情境所呈現的事物。

四、訊息(Message):分為接收者和傳遞者兩種訊息。可追索藝術家情感表達和知性、思想表現。情境與指示物指的是藝術品所提示的人生之境,包含藝術家對人生的看法、關懷、宣述的真相或是情感等。可能是透過隱喻(metaphor)或象徵(symbol),需要一定的學養和經驗才能解讀。通常訊息越簡單、直接,愈接近機械反覆,越容易被接受。但由於訊息貧乏、缺乏創造性,通常具有藝術經驗和學養人士不喜歡。另一種藝術品非常晦澀、複雜,不容易把握,一般人難以了解,但是被有特殊修養和條件的批評家所喜好。還有一種藝術品傳達出來的訊息豐富,具有深厚感情與高度思想、豐富人生經驗,卻有通俗易懂的外殼可以滿足不同程度和趣味的人士。也就是雅俗共賞。

 

所以藝術品的價值是相對而非絕對的,只能在一定的文化基礎上有某種共同性與普遍性,在另一種文化系統中便不存在。例如梵谷的畫、蕭伯納的戲劇,在當時價值是很高的,但放至今日已無新穎之感。

 

作者主張藝術價值是相對的,是在一定文化條件下比較而來的。因此藝術批評家的工作在於詮釋作品,因為藝術批評家對於某一門藝術長期接觸,無論學養和經驗都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所以能看得更清楚、深刻,找出藝術品傳達的訊息及何種傳達方式。經過批評家頗溪可以找出「整體意義」(overall meaning),使一般人經過指點恍然大悟,進而獲得與批評家同樣的感受或美感經驗,認可其價值。

 

作者認為藝術批評家的工作在於分析與比較,但評價的工作可以留給觀眾或讀者而非批評家的主要工作。從這樣的觀點來看,批評家就如老師,是藝術品與欣賞者之間的橋樑,告訴他人如何獲得美感經驗。但是批評家不是絕對的,就像好的藝術品就像是個多面體一樣,不會只有一種看法,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只要批評家能提出一個整體性的意義,就應該是好的批評。

 

本書上編主要討論批評價值觀也就是批評的哲學。在理解這些美與藝術價值的生成以及藝術批評的工作覺得很有趣。一方面讓我們認識到藝術批評的價值與意義,使我們能更加尊重藝術批評者的專業。同時也提醒專業批評並非標準答案,而是種說法,鼓勵我們能用更全面的角度去欣賞和體驗美。

 

此外,我感覺審美與藝術欣賞的過程非常貼近「人」的各種面貌,美學與藝術像是認識、觀察人類本質的科學。作者引用拉岡說明主體性,幼兒在鏡中的映象認知到自己的形象,但是透過語言才建構了自己為主體。簡言之,透過外在互動關係才使「我」成為可能。藝術所呈現的感性與理性交會出多樣而複雜的面貌,有時朦朧曖昧,也沒有標準答案,正如作者說的多面體一般,和我們的現實狀態非常相似。

 

又因為看這本書的同時正在看《金花的秘密》,正在思考意識與潛意識的交互作用,以及集體潛意識的關係時。同樣浮出冰山的想像,意識宛如可見的冰山一角,而冰山底層還有絕大多數尚未察覺、難以用理性分析拆解、控制的部分,而兩種力量的交互作決定了個人心靈狀態,在深不可測的汪洋暗流湧動連結浮沉的冰山群。思及此,覺得特別有意思。

 

timeline_20200622_020716.jpg

arrow
arrow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