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方法初階-劇場遊戲》小感

上週結束了《表演方法初階-劇場遊戲》的課程,撇除大學時代修戲劇系劇場史、崑曲等課程,這算是人生第一次上有關戲劇表演的課。當初報名課程的起心動念是因為看了幾部臺灣、日本和大陸的電視劇,想說除了欣賞戲劇的故事情節,也對演員是怎麼表演產生了好奇。

 

記得第一堂課,老師教了身體的暖身方法,然後大家圍成一圈自我介紹,這和一般的自我介紹不同,除了介紹自己的名子,還要講出自己喜歡的顏色、食物和動物,原本沒有多想講得很誠實,沒想到接下來得自己演出這些事物,最初的動物勉強模仿外型,食物和顏色還真不知道如下手,只好硬著頭皮演,有點小小震撼教育的感覺。好在林竹君老師很會引導,大家都很順利地完成任務,在大家初次見面彼此陌生的狀況下,記住了每一個人的喜好,也讓我們感受了如何透過戲劇的魔法來強化印象和記憶。

 

很喜歡其中一堂課是有關聲音的訓練,因為從以前對「聲音」就很感興趣,無論是聲優變化多端的聲音,還是像主播使人感到舒服的朗讀,都讓我感到既佩服又著迷。而我對自己的聲音缺乏自信,一直很想在這方面多再精進。恰好這門課教了發聲的方法以及咬字以及聲音精準投射的訓練。藉由「今天天氣真好」這句話,練習讓咬字更為清晰且中性(除去個人口音的特色),就算是國語母語者也很難念得流利清楚且自然。

 

再來就是用「今天天氣真好」這句話來演繹不同的情緒,例如生氣、悲傷、失落、高興等,大家只能閉著眼睛透過聲音來猜測,因為文字本身沒有意義,說話的人只能透過聲音、語氣、斷句來傳遞訊息,這時候和聽的人接收到的資訊往往有不小落差。輪到我的時候,心想嘗試一個對自己來說比較困難的情緒——「撒嬌」,因為平常不會撒嬌所以心中想的對象是寵物小鸚鵡,因為太不習慣了,演一演忍不住笑出來,結果大家一致判讀我剛剛的情緒是「諷刺」,果然真的不會撒嬌呀。老師透過這個方式讓我們知道情緒有很多層次,不但需要釐清表演出來的情緒層次,還能讓大家接收到你的訊息,這都是必須透過訓練的。

 

還有一門課是有關於「感官和信任」的練習,一個人閉眼睛當盲人、另一個人則是導盲犬,帶領他台北在國際藝術村透過聽覺、觸覺來感受空間,閉著演感受的空間和張開眼是否吻合。我的夥伴非常厲害,可以完全記得一路上觸摸過的物品,並且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反觀我只是被帶著在藝術村的戶外草坪遊走,還以為被帶到了馬路,也不知道自己摸到了什麼,覺得這跟個人空間感的能力有很大的關聯。

 

而最後一堂課我們做了兩個練習,第一個練習是「我愛你」,也就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我愛你」,如果另一個人有感受到被愛就回說「好」,如果沒有就回說「不要」,這個練習要一直到另一方的人說「好」,才可以結束。老師說這個練習並不容易,有些有幾年演戲經驗的演員也做不好,但透過這個練習可以訓練很多能力包含:

1.      覺察自己的情感

2.      表達情感不同的方法

3.      感受力

4.      觀察力

5.      雙向交流

 

記得和我搭檔的同學是九行人格中,不善於直接表達情緒的第五型人格的觀察型,他非常努力突破自我,用不同的方式說這句話,結果我一直說不要,這樣的反差引起其他同學發笑,最後老師問我大家都看得出他情緒十分真誠,為什麼我沒有說好。我回說因為太沉重了,因為我看他絞盡腦汁的樣子,頗能感受內心的掙扎,心中老猶豫著要不要說好來結束他的痛苦,結果沒留心感受到是否有接收到愛的感受。老師指出了我感受力的問題,只侷限在某種自己所認知的方式,必須讓自己放鬆才能打開心胸。

 

另一個練習是「喝水」,就是不能發出聲音,也不能消音表演,要讓觀眾知道你是誰,在什麼時間,在哪,為什麼喝水,每位同學輪流表演,不能重複喝水的原因。我表演了一位改考卷的老師邊吃午餐邊改考卷,因為看到答題太爛的考卷被噎到所以喝水,最後午休。表演完後,老師鼓勵說訊息很完整,還說我有莫名的喜感,不過有一些太卡通的做法要再調整。應該是指太想讓別人看懂,做了一些比較誇張的表演,顯得不大自然的意思。

 

為時一個半月的《表演方法初階-劇場遊戲》結束了,老師引領我們體驗了身體與聲音的開發,進而是身體與聲音的運用與創造,同時也訓練了感官及感受力。最初不過是希望看戲的時候能更深入地欣賞演員的表演,也粗略知道戲劇是綜合性的學問,能訓練多樣性的能力,但課程結束後反芻所學,發現收穫遠超出我的期待和想像。不僅是身體聲音的控制與表現力,還涉及了自我覺察、想像力、創造力、觀察感受、溝通交流,這些能力並不限於表演,更與生活息息相關。

 

我也沒想到害羞個性,能一一完成課堂上的任務,似乎上了戲劇課,可以開發出許多未知的潛能,希望未來還有機會繼續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

《表演方法初階-劇場遊戲》小感

arrow
arrow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