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周前,等待《KANO》開演前時,《白米炸彈客》的預告片立即勾起濃厚的興趣,而今天抱著五味雜陳的心緒走出電影院,恍然想到,此時此刻不正是看這部電影的最佳時機嗎?加入WTO後好萊塢電影大舉進軍,臺灣電影挫敗衰退,直到《海角七號》熱潮後,「回首探尋自身土地獨一無二的故事」似乎在眾多華麗刺激的洋片下,漸漸開拓出為臺灣觀眾接受喜愛的電影主題。另方面,近日太陽花學運在社會引發前所未有「自由貿易」與「公平交易」的論辯,無論其對社會結構的衝擊影響或是經濟之名背後的政治運作等,踏在這片地上,不禁令人深思,究竟我們是否真正面對過這片地及勤勤懇懇默默耕耘的人?電影《白米炸彈客》從一位農家青年的視角,訴說著莫大的無助與憤怒,那是讓共處此片土地的人無法視而不見的。
故事的男主角楊儒門自小與祖父母在彰化務農,無論祖輩或自己對於作農和田地都有深厚的情感,因為這不僅是維生的工具,更是一輩子生命的價值,自退伍後,男主角回鄉幫忙祖業,卻對未來感到茫然,想留在家鄉,不知為何鄉下已烙上土俗沒有出息的印記,直到遇上了「攪和咖」和「死囝仔」。充滿叛逆精神與革命氣息的「攪和咖」為男主角在思想的轉折扮演關鍵角色,她出身剝削農民的家庭卻同情弱勢,夾在巨大的矛盾飽嘗痛苦,是她讓徬徨無助卻單純正直的他想清自己的重量,是他讓她努力後無人理解的孤單和絲許良心的希望得到相知的夥伴。而原住民少年死囝仔使男主角的視野拉至了族群、教育及社會等面向,深深震撼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