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聊天談到也許不少我們認知人類的「惡」是源自「競爭」導致,「慾望」與「恐懼」,可謂人類行為最大的驅動力,衍生出各種在道德上厭惡的品質,像是忌妒、虛榮、貪婪甚至殺戮等,「惡」某種程度可以說是為了求生的本能,記得當時說:「女人都愛鬥來鬥去,看後宮那些故事就知道了
」,不贊同的回說:「那是因為那種環境不鬥能活嗎?」半開玩笑回說:「能不鬥誰想鬥呀,鬥來鬥去很累耶」,現下回想不只是後宮、官場、市場甚至婚姻?,只要是資源有限之處皆無法避免鬥爭,然後依照各種力量大小,很容易產社會支配不平等的狀態。但從進步的角度來看,無論出於慾望或恐懼,競爭的確是最有效的手段,人類的文明和科技大約也源於此。    

自衛/自利的本能將人的則情緒推至極端,產生令人悚然的產物如戰爭或屠殺等,過去人認為這些「罪行」出於非理性,而有人則提出是因為人類的理性所造成,動物情緒性的暴力範圍有限不若人類計畫性的大規模的殺戮,但如果只專注於理性或非理性面向,恐怕只能管中窺豹,並非單單提倡理性思維或感性同情,就能解釋和解決問題,競爭與求生才是在討論各種社會和人性不得不面對的根本。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電影《很久沒敬我了妳》醞釀於2010年兩廳院旗艦製作《很久沒有敬我了你》,當時角頭音樂創辦人張四十三曾說「製作人鄭捷任在1997年製作紀曉君專輯時的夢想,『有一天一定要把這個聲音帶到國家音樂廳』,我們希望原住民音樂可以和西方古典音樂互相撞擊、抗爭,激發出新的火花,並與西方音樂站在同樣平等的地位…」,當時只是看了影片便覺得十分震撼,除了音樂還有表演方式,打破在西式音樂廳舉止端莊宛若雕像的聆賞方式,單純為音樂的美好串連起所有人的熱情與感動,也因此去看了跨界嘗試的很久二部曲《拉麥可》。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045   

永遠不會忘記初次與無垢《花神祭》的震撼!舞者轉化傳統戲曲粉面卻更蒼白、勒頭卻披髮的造型,悠沉緩慢卻豐盈有力的舞姿,藉四季鮮明的主題細膩挖掘生命的質地,彷彿完整經歷了一次生命循環的洗禮,從純淨至美得到讚嘆生命感動的昇華。對懵懂的高中生而言,那從未體驗過的美好深深地刻鏤於心,記得當時還有點瘋狂地再買了張票呢!巡迴返台後地演出,及呈現臺灣祭儀原始幽冥神秘穠麗色彩的《醮》自然也沒錯過。反倒是《觀》期待許久,終於到今年才有機會一觀。 

               林麗珍在無垢舞蹈劇場的作品,以《醮》講人鬼萬物生滅榮枯的淒然,《花神祭》洞見人與自然神靈的連結,《觀》作為舞蹈趨近『圓』的起點」《觀》是部以鷹族神話探討大地靈魂的故事,以人擬鷹盤旋風中,於水岸拍及呼喚祖靈,又以鷹族的起落返照人類。《觀》除源於無垢前兩部作品主題的延伸,也啟發自編舞者對周遭環境和生命的思考。她將環境視為大劇場,個人是屬於其中的小劇場,兩者有如臍帶關係,互相連動,因此這神秘靈魂故事裡,或出於慾望或難以控制的趨勢,逐漸失去了心靈最乾淨的事物,也藉此探討靈性與慾望,神、人、魔性存於一心相生相成,決定分秒的選擇。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的很喜歡政策相關的事務,光就「政策」本身,從抽象到具體即原則到實踐就有不同的層次,在學院或體制外公共場域的政策討論多集中在大方向的辯論,在體制內能看到另一番風景(這樣說會不會有點太浪漫?)

 

以前在學政治和政策的重點常放在解釋現象和釐清思考公共事務邏輯的誤區,原因及應然(why? should/should not?)但是深感痛苦的是,講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論述,卻毫無實務經驗,對於完全沒有談如何做?(how),更感到極度心慌心虛。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聽 MJ的音樂,才發現以前怎麼錯過那麼有才華的人?小時候的印象都是其他人的搞笑模仿,開始認真聽了些著名的作品,覺得真的很不錯,從MJ的音樂和表演能欣賞出很多有趣的元素,聽出很多有趣的元素,充分結合傳統與創新形成獨幟風格,流行音樂之王果然非浪得虛名,這除了他本人出色還有背後堅強的團隊,以及美國鮮明的資本主義社會,造就看似無限機會的造夢舞台,卻也無比殘酷。另外模糊電影和音樂影片界線,最具代表性的Thriller(點擊率已經接近2億),也成為流行音樂文化重要的分水嶺。

               出於好奇而去找影響他音樂的流派,像是靈魂樂(約50年代)、藍調RB(約50年代)、搖滾(約40-50年代)、Funk(約60年代)、嘻哈(約70年代)、New Jack Swing(約80年代),這些流派也並非界限分明,許多是互相融合創新,更往上找又有Jazz(約20世紀初期)、福音音樂(可追至17世紀黑人口述傳統,19世紀出現Gospel Song一詞),再往上爬梳應該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大體上這些流派是對現今流行音樂影響較深者。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華健X張大春的<江湖> 大約脫胎於與當代搖滾京劇《水滸108》,當時很喜歡這首歌(潯陽客夢),隔年後還記下對這場戲的印象:

想起那輕柔的鋼琴與蕭聲,和緩優美的旋律,唱著如詩如畫的詞,印象最深刻還是吳興國隨著音樂的一段舞,飄揚的黑色彩帶,寫下宋江複雜的心緒,搭配水墨的多媒體效果,更襯托了虛實交映的氣氛,不斷穿梭在現實、回憶、夢境中,美的令人沉醉。 2012.3筆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時候喜歡國樂,究竟是受古裝劇影響,還是絲竹本身雅韻情味吸引,也曾在國樂社蜻蜓點水湊個熱鬧,雖說最後是空手而返,一路上邂逅、迷戀形形色色的樂種,但國樂雅致的獨特魅力總不時幽幽引逗心弦。今年特別有幸聽了幾場國樂音樂會,因翡翠計畫契機,應小巨人絲竹樂團邀請新加坡的鼎藝團來臺演出的《鼎藝新聲》音樂會,在傳統文化的底蘊上享受另一番既異國又家鄉、既熟悉又陌生的的音樂情趣。


        第一首是以形容「火」《炎之舞》(趙俊毅曲)的曲子,作品嘗試以綿綿不絕的「持續音型」(ostinato)為底,靈動的音符跳躍,頗有燃燒火焰隨風共舞的動感,在反覆的主題下,似乎從開始的小火苗,蔓延火勢越發猛烈上升,又漸漸趨於零星平靜,生動呈現了火的各種樣貌,曲風很有現代音樂的味道。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部去年橫掃大獎的電影,年初出於好奇查了所羅門諾薩普(Solomon Northup)傳奇的故事,僅是維基百科的介紹(Twelve Years a Slave)就震撼不以,讓人感到自由和尊嚴如此難能可貴。今天有幸觀賞電影想起所處的時代和回首歷史更捲起無盡沉思。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5985

難得能和久違的朋友一起踏上旅途,懶散蹲居的我,昏昏沉沉地,書都沒翻上幾頁,就讓火車這樣搖晃到目的地,有點喜歡上這般移動的愜意。今年第二度造訪嘉義,因公因私,都給我許多衝擊與收穫,短短兩天半的旅程,驚喜、歡笑、或些許的感傷,就留些日後追憶的線索吧!

不能小看嘉義太陽的熱力,中午抵達僅十幾分鐘的路程,走得大汗淋漓,好在中央噴水池旁好吃的雞肉飯及源興御香屋清涼順口的飲料讓人大感值得。填飽了肚子還想多試幾道甜點,可惜當天三度造訪陳澄波故居「咱台灣人ㄟ店」想一嚐現做地瓜糖,都敗興而歸,只好留點待補的遺憾。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玩三國無雙,又重溫年少三國記憶,不論他人對三國演義評價如何,這本書或是三國的歷史對給了我奇妙的緣分。多年後重溫歷史,又有不同的體會。 回到這個遊戲,想到當初第一次接觸時三國無雙系列時,笑得要死,哪有君主衝鋒陷陣,或是軍師打赤壁之戰時還可以游泳到敵營啦~

不過現在早就習慣日本以一敵千的創意了,突然有感慨,因為是日本人轉化中華故事的題材,或許觀眾並不會對考據細節太過嚴格要求?也所以遊戲角色的奇裝異服或人物設定不感到太奇怪?但是對於歷史、戰爭或演義的考究可以看得出頗下一番功夫。 講究精準和邏輯和品質與精緻密不可分,有時也成為侷限創意發揮的包袱。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花氣薰人帖  

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初讀此詩是被第一句詩的詞句吸引,「花氣薰人」不同往常熟悉的視覺,以嗅覺氣味破題,十分生動,雖未形容春熱或花看起來如何,但瞬間就點出春天群花美麗綻放的活力氣息。「欲破禪」更是鮮活,春色妍麗將平時禪定的功夫都破除了 (又或是體悟到禪的自然之理),將原本無形的花香味與禪理相繫,彷彿感受到唯美的精神意境。後面幾句指中年為春作詩,一時想不出來的艱難,頗有幽默感,真是可愛的詩。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jAxNDA0MDMxNjI3Mzg=_1  

《哲學的起源》啟發於馬克思的唯物史觀,馬克思以生產方式決定歷史,柄谷行人則在馬克思的基礎上發展了四種交換模式來觀察社會變遷的樣態,這四種模式並不一定互相取代,也可共存,例如封建社會的賦役納貢,近代國家變形為兵役與課稅,或農業共同體轉變為想像共同體(國族 Nation)形成了「資本-國族-國家」的組合。似乎交換模式仍與生產方式有密切關係,但如同作者自述,嘗試用個體與個體的關係觀看整體的關係。首先釐清遊群社會(Band)並不屬於四種模式任一,因為生產無法積蓄,所以共同寄託(pool)的方式平等分配,屬於純粹贈與,並不屬於A的模式(強制性的互酬)中。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jAxNDA0MDMxNjI3Mzg=_1  

雅典Democracy與直接民主主義的存在依附再對其他城邦的支配與剝削;雅典民主政的基礎,正是帝國主義式的擴張,建立在剝削其他城邦、外國人及奴隸上。 隨著Democracy的確立,雅典成為以辯論為主的社會,以言論取代武力(軍事)和巫力(宗教)支配城邦內部。故辯論變成了透過說服來支配的技術,和愛奧尼亞視之為共同吟味(Elenchos 以詰問批判及描述觀念)的手段,同時是探究自然—包含人類在內的方法。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jAxNDA0MDMxNjI3Mzg=_1

從愛奧尼亞的沒落來看,可說DemocracyIsonomia的墮落,這也是為何畢達格拉斯(Pythagoras 570-495 BC)參與政治改革失敗後,提出了和愛奧尼亞傳統極不相同的思想。Isonomia建立於遷徙的自由,故能實現平等,但隨著愛奧尼亞移民者不斷增加,可以動的邊境消失,產生的貧富差距與支配關係,這即是畢氏與好友波利克拉底(Polycrates  c. 538 BC to 522 BC.)從事社會改革的背景,但最終未回復Isonomia卻形成多數人統治的Democracy,且波利克拉底最後成為僭主(Tyrant)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jAxNDA0MDMxNjI3Mzg=_1   

 日前臺灣社會重要的擾動,稍微整理了初淺對民主的想法,沒想到看完柄谷行人《哲學的起源》,立即打破昔日觀點,自己過去對西方哲學認識極淺,仍囿於課堂上西洋政治哲學從希臘神話-雅典-羅馬-基督教-英國君權/民權論辯-法國大革命的脈絡,這視角偏向論辯權力隸屬的正當性(Legitimacy)。而柄谷在此書中著墨愛奧尼亞哲學視野,延伸至蘇格拉底及柏拉圖擱筆,使我看見與過去主流雅典/民主政治思想不一樣的思維。原來,現今民主的弊端如剝削、階級分化等,早在千年前已嘗苦果。此外,平等與自由非但互斥而可能互利共生,作者大膽主張這樣的社會並非空想,曾存於現實,即便短暫,卻似乎是比民主更趨近理想的社會型態。

 

文章標籤

小鈍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